第361章 儿徒(2/4)
之心。
结果贝贝随便找了个理由糊弄过去了。
以巧手班刚才那番话,我相信,只要贝贝同意,他一定将所有的本事传授给贝贝。
这是拿贝贝当“儿徒”看的。
所谓儿徒,跟一般的徒弟可不一样。
事实上,古时候的人,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教导技艺本事,都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学东西的,交一份钱,得到学习的机会,这叫门人。
门人不是弟子,算是挂名,今后出门,遇上什么事,可以拿师傅的名号顶事儿。
但师傅认不认,可就得看师傅的心情了。
若是门人天赋不错,本性又不差,被师傅看重,就能真正收入门下,成为真正的弟子。
这时候,师傅教导起来,可就不像对待普通门人一样随便了。
如果是门人,师傅教不教本事,得看师傅的心情,心情好,给你教一点,心情不好,个把月见不到一次人都是常事。
门人所能获得的,只是一个“某人弟子”的身份,真出了事,还得看师傅乐不乐意承认。
而入室弟子,师傅会认真教导,做到真正的传道受业解惑。
为何称“入室弟子”?
因为教授真本事,得避着人,大部分师傅,都会将入室弟子领到屋里传授。
可做到这一步,还不是极限。
入室弟子虽然能学到真本事,可并不能私下传授给他人,也不能传给自己的后代,更不能开馆授徒。
唯有进一步的真传弟子,才有这个资格。
所谓真传,又叫亲传,便是“儿徒”。
儿徒儿徒,既是“儿”,又是“徒”。
师父收了儿徒,就得将这个徒弟当儿子看,管他吃穿,管他今后生活的门路,遇到事,师父得替他出头,若是儿徒犯了错,也会连累师父。
儿徒也得把师父当亲爹对待,若是师父得了伤病,儿徒必须得在床前服侍。
若是师父死了,儿徒也得披麻戴孝,给他送葬。
说简单些,儿徒对师父的本事,是有继承权的。
有些时候,江湖上总会说某某人出自某宗,又另立了一派,便是这种原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