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他不会是哑巴吧?(2/3)
,亲切地问道:“这是什么呀?一鸣,姥姥打开看看。”说着,便轻轻打开纸包。
当纸包打开,里面那包成色特别好的白糖出现在眼前,颗粒晶莹剔透,而且保存得极为干净,连包白糖的纸张都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没有一丝污渍。
周姥姥立刻就明白,这显然是赵一鸣用心准备的。
周姥姥不禁动容,眼中满是感动,抬头看向赵一鸣,说道:“哎呦,一鸣啊,你这孩子太客气了,还带什么礼物呀,来姥姥这儿就跟自己家一样。”
周姥姥目光在赵一鸣身上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番,他身上的衣服虽干净却款式老旧,布料也是极为普通的粗布,那局促不安的神情更是透着生涩。
心里便已大致明白这孩子家境恐怕不会太好。
况且,她之前听顾从卿说过,赵一鸣家是农村的。
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白糖可是稀罕物。
如今市里头的人,想买点白糖都得费好大的劲,得凭糖票购买不说,还常常供不应求,票据也不好弄。
而对于农村那些以种地为生的人家,想要弄到糖票更是难如登天。
农村的物资本就相对匮乏,糖票的分配更是少之又少,农户们往往将珍贵的票证优先用于换取生活必需品。
想到这儿,周姥姥看向赵一鸣的眼神里不禁多了几分心疼。
学校虽说已经免除了学费和生活费,给学生们提供吃住的便利,但在物资供应上,终究是难以周全到这般细致,哪里会专门给学生们单独准备白糖呢?
学校的资源有限,能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已属不易,像白糖这种相对奢侈的物品,自然不在供给范围内。
周姥姥瞧着这包白糖,心里明白,估计是这孩子的家里人特意为他精心准备的。
在农村,它可不单单是用来增添甜味的调味品,更多时候是被当作药用的。
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一些土方子便成了人们应对常见病症的办法,
要是有人咳嗽了,抓上一小把白糖,用热水冲泡开,喝下去能稍稍缓解咳嗽带来的不适。
要是生病了,发着高烧,那白糖泡的水也能起到一定的调养作用,让病人好受一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