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展望戴森球计划(1/2)
在科研总部的核心研讨室里,柔和的灯光洒在堆满资料的会议桌上。腾和英在太阳计划取得阶段性进展后,此刻正将目光聚焦于更为宏大的戴森球计划。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热烈而专注的讨论氛围。
腾率先打破沉默,他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手中拿着一份资料说道:“各位,太阳计划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能源领域的新希望。而现在,我们要迈向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目标——戴森球计划。这是一个关乎人类未来能源获取的宏伟构想,大家先谈谈对它的初步了解。”
英推了推眼镜,接话道:“戴森球,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理论上包围恒星、收集恒星能量的巨型结构。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建造,它将为人类提供近乎无穷无尽的能源。但这其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工程挑战难以想象。”
团队里年轻的研究员小李疑惑地问道:“英博士,我一直对戴森球计划很好奇,但它具体要怎么实施呢?真的有可能实现吗?”
英微笑着耐心解释:“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通过发射大量的采集器,围绕恒星构建一个球形或类似结构,这些采集器能够收集恒星释放出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能源形式。但实现它,我们需要攻克材料科学、空间工程、能源转化等多个领域的难题。”
腾补充道:“没错,比如要承受恒星的高温和辐射,我们需要研发出一种超强耐热、耐辐射的材料。而且,如何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精确组装如此庞大的结构,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另一位资深研究员老王皱着眉头说:“还有能源传输问题,收集到的能量要怎么高效地传输回地球或者其他人类聚居地呢?这中间的损耗如何控制?”
腾点点头,说道:“这确实是关键问题之一。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利用引力波或者量子通信技术来实现能量的超远距离传输,同时研究如何降低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小李又问道:“那戴森球计划对人类未来能源获取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呢?”
英神色严肃地回答:“意义重大。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能源和现有的新能源技术都面临着各种限制。戴森球一旦建成,人类将不再受困于能源短缺问题,这将为人类的科技发展、星际探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