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献月楼(2/3)
亮,散发着梦幻般的光辉。
“这就是我们分部的新址——献月楼。”
程斯耘微微侧身,指着下方的大厦,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自豪,向正在俯视大厦的重明介绍道。
“临海而建,造型又如此唯美动人,‘献月楼’这个名字起得实在是太贴切了。
以后这座大厦必定会成为东城区的新地标啊。”
重明由衷地发出夸赞,眼神中满是对这座大厦的欣赏与赞叹。
献月楼整体高度达到了689米,共230层。
大厦顶部的那两只形似少女双手的建筑,被巧妙地用作飞行器停机场,为往来的飞行器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停放之所。
而那颗巨大的球状物,不仅是整座大楼最具辨识度的标志性装饰,更是整座大厦的核心能源装置。
原来,献月楼采用了自主发电技术,这颗宛如月亮的球体,如同一个巨大的能量储存库,不仅能够储存电能,还能高效地进行分配与释放,为整座大厦的正常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整栋大楼所有向阳的墙面,都铺设了专门为吸收太阳能而设计的特殊发电板。
这些高科技发电板通过一套精密的特殊装置,将吸收到的太阳能精准地传送给顶部的“月亮”,实现太阳能的高效转化与利用。
不仅如此,那两只手臂形状的大楼,在手肘和手腕的四段关键位置,各设有一个风洞,并安装了先进高效的涡轮发电机。
这样一来,献月楼便能巧妙地借助海风的吹拂,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你可别以为,献月楼的发电方式仅仅只有这两种。
真正的神奇之处在于,这座大厦的每一层、每一块地面,都铺设了一种能够发电的高科技装置。
只要有人踩踏在上面,就能巧妙地产生电能。
重明听闻,不禁深感惊讶。
程斯耘笑着详细解释道:
“这是因为这套装置利用了重力原理,人们的脚步在重力作用下带动发电器,从而产生电流。
如此一来,人们每迈出的每一步,运动所产生的能量都能被自动转化为电能,并传输给大厦的照明系统。
踩踏次数越多,产生的电力也就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