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笑果部的智慧传承(5/8)
分工,但随着部落的发展,我们也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工作和任务。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一个人的职业或者身份就对其能力和技能做出片面的判断,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独特的专长和价值。”这一下,全场再次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大家都被这个妾的机智回答逗得乐不可支。
在讲述东晋时期晋元帝的笑话时,美德雅阁影子模仿着殷洪乔那愚蠢又自负的样子,以及元帝那又好气又好笑的表情,“东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士大夫阶层注重门第和名声。如《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中记载,晋元帝是东晋开国皇帝。元帝的一位皇子降生了,心情大好,于是赏赐群臣。有个大臣叫殷洪乔,脑子不好使却偏要拽几句。这哥们上前一步,辞谢道:‘皇子诞生,普天同庆。微臣无功受禄,受之有愧。’元帝笑道:‘废话!这事儿能让你有功劳吗?’
殷洪乔的这一行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格外滑稽。他想要表现自己的谦逊和知礼,但却因为没有正确地判断场合和自己的身份,说出了不合时宜的话。这反映出在那个注重礼仪和言辞的时代,说错话或者做出不得体的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尴尬甚至不利的影响。
对于我们来说,在不同的场合,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学会审时度势,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让听众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当时宫廷中的诙谐氛围。
最后,美德雅阁影子讲到了清朝《笑林广记》中的“训子”笑话。她生动地描述着富翁孩子写“万”字时的崩溃场景,“《笑林广记》成书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一本集大成的总结类短篇笑话合集。其中有则‘训子’的笑话,一个富翁的孩子不识字,别人劝他找个老师来教教。第一次这娃学写了一字,是一笔;第二次他学写了二字,是两笔;第三次他学写了三字,是三笔。于是他得意地丢下笔,告诉他爹说:‘我都已经知道了字意,不用再跟老师学啦。’富翁很高兴,便辞信了老师。一天富翁想请一位姓万的友人来喝酒,让儿子早晨起来拟写请帖,到中午了还不见写完。他想这请帖要写多久?于是去问,结果这娃儿非常崩溃,那么多姓氏,这人怎么偏偏姓万?从早上到中午按 6 小时算才写了 500 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