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冯道之德:乱世中的人文光辉(2/4)
,为缓解灾情提供了一定的物资支持。他召集富户们开动员大会,言辞恳切地说道:“诸位,如今家乡遭受如此大难,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怎能忍心看着乡亲们受苦?此刻伸出援手,不仅是积德行善,更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能够度过难关。”富户们被他的真诚和大义所打动,纷纷慷慨解囊。
除了物质上的救济,冯道还十分关注灾区的疫病防治。他召集了各地的名医,组建了医疗队伍,前往灾区为患病的百姓诊治。他亲自向百姓传授一些简单的防疫知识,如保持环境卫生、饮用开水等,以防止疫病的进一步扩散。在临时搭建的医馆中,他看着医生们忙碌地救治病人,不时地帮忙递上草药和绷带,还安慰着那些患病的百姓,让他们不要放弃希望。
在冯道的不懈努力下,灾区的灾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百姓的生活逐渐恢复了些许生机。然而,他的这些行为却再次引起了李从珂的不满,认为他在收买人心,有不臣之心。冯道对此却毫不在意,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问心无愧。
不久之后,契丹再次南下侵扰中原边境,李从珂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抵御外敌上。冯道深知契丹的强大,若贸然与之开战,国家必将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于是,他建议李从珂采取和亲的策略,以缓和与契丹的关系,争取时间来加强国内的军事防御和经济建设。
李从珂虽然对冯道的建议心存疑虑,但在无计可施之下,也只得勉强同意。冯道主动承担起了与契丹谈判的重任,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长途跋涉前往契丹营地。一路上,风沙弥漫,道路崎岖,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中原百姓换来和平。在谈判过程中,契丹首领态度傲慢,提出诸多苛刻条件,冯道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与契丹首领进行了艰苦的周旋。他时而晓之以理,向契丹首领分析战争对双方的不利影响;时而动之以情,讲述中原百姓渴望和平的心声。经过多日的谈判,最终成功地达成了和亲协议,为中原地区赢得了暂时的和平……
以下是对这篇冯道故事的精彩解读:
- 情境描绘生动:文章开篇通过对旱灾惨状的细致描写,如“赤地千里,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等,生动地展现了五代十国时期百姓所遭受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