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他没有结婚(1/4)
万事开头难,一切走上正轨后生活虽然还是很艰苦,但是晓晓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也庆幸以前跟爷爷赶集时耳濡目染学会了摆摊。
生活就是这样,儿时一个不起眼的经历或许会在人生重重迷雾时透进一丝亮光,指引你走出困境。
书上说“苦难是一所大学,”这所大学估计没人愿意主动上吧?我们不歌颂苦难,歌颂苦难是最无耻的行为。有的人在苦难中陨落,少数人在苦难中凤凰涅盘,更多是在苦难中耗尽一生的精力和生命,麻木、无感,如行尸走肉般卑微的活着,仅此而已。人不被逼到绝境也不可能绝处求生。但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稍微脆弱一点,不死即疯。晓晓经常想,是不是该感谢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虐待呢?后来她妈妈逢人就说“要不是我把她逼出去,她能开店?”看看,多么无耻!
长期的心理压抑养成了她面对一切苦难的容忍和韧性。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面对各种问题时始终相信,还能比过往更苦吗?她喜欢竹子和小草,一个大雪压不弯,一个被一次次践踏仍傲然站起来。
更是因为有了女儿,赚钱养育女儿的责任是她生命的全部。大多数女人做了母亲之后具有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先是母亲,再才是女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晓的一生,为父母奉献,为孩子而活,唯独没有为自己活过。
大多数具有奉献精神的女性都是这样默默无闻的付出,传统婚姻家庭也是在女性无私奉献和无我付出中维持着完整。但是,很多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却不肯承认女性在家庭中的奉献。认为经济决定地位,特别是不尊重家庭妇女的付出。他们希望女人既要生儿育女,又要养家糊口。把一个个柔弱的女子硬生生逼成了女汉子。没有哪个女子不愿意优雅的生活,不愿意小鸟依人。女人不奢望养尊处优,只希望男人能担起该承担的责任。所谓的“男女平等”只是让女人更辛苦了,仅仅是在工作和劳动付出中平等,而权利却根本没有平等。更何况工作中女性依然受到很多歧视和不公平对待。比如九十年代找工作很多标明已婚已育的不要,因为那时候没有社保,压榨女性最优年龄段的劳动力;而现在很多是未婚未育的不要,因为要承担女性婚育期间的假期工资社保补贴等。
女性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