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龙争虎斗(2)(5/10)
和行政权、开科取士以提高地方官员的整体素质、整顿吏治、治理河患,与赵匡胤一道定鼎大宋三百余年之基业——面对赵普的这些实打实的功绩,也不知道那些嘲笑赵普没有进士功名的高材生们是否仍然会嗤之以鼻?还是会觉得换了自己肯定比赵普干得更好?
遗憾的是,这些事和这些问题卢多逊不会去想,他只知道赵普在中书省霸气侧漏且独断专行让他非常讨厌,而且赵普的私人德行和操守还有问题,根本就不像个读书人更不像一个合格的宰相,而且赵普又没什么文化,这样的人打心眼里让他瞧不起:我是孔门弟子,是盖过章的,我跟你赵普不一样,你就是个泥腿子和暴发户。
本着这种心理以及赵匡胤对自己的赏识和偏爱,卢多逊没少在朝臣议事的时候给赵普穿小鞋打嘴仗,而且还每次都把赵普整得狼狈不堪,因为他总能抓住赵普在言辞上的漏洞或学识上的短板并加以利用和攻击。无论奏事还是面折庭争,卢多逊总能引经据典且口若悬河,而赵普在这方面就只能吃瘪。两相对比之下,在赵匡胤眼里卢多逊的形象就太过高大伟岸了:你是真的有才,朕喜欢!
当然,卢多逊有才确实不假,但说得不客气一点,这人也算不得是什么君子——请注意,不是君子的人未必就是小人,非黑即白的理论和思想是要不得的。君子不失色于人、君子不失口于人,这两点卢多逊都没做到,而且他还干了一件相当“小人”的事。他知道赵匡胤爱读书,而且是秉烛夜读,第二天还会给自己的臣子们来个读书交流会,畅谈一下自己晚上读书的读后感。发现赵匡胤有了这个爱好之后,卢多逊就去找了宫中的书吏,至于具体都干了什么以及都说了什么不得而知,只是从此以后每天晚上赵匡胤看什么书卢多逊就看什么书。第二天赵匡胤来了兴致要开书友会的时候,大宋的皇帝陛下发现这个卢多逊简直就是自己的知音,无论他看过什么书,这个卢多逊好像都看过,而且还讲得头头是道。反观赵普,赵匡胤每次说起书里的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时候,他只能是当一个安静的听众。
有了这层修为和表现之后,赵匡胤对卢多逊更加地赏识了,俩人经常在一起分享读后感,但卢多逊的内心却着实不怎么纯洁。趁着赵匡胤兴头正浓的时候,他经常冷不丁地趁着某个空当突然转换话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