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真假君子(3/6)
成为政治场上的“死敌”,冯拯在寇准的眼里整个就是一个“假币分子”。这话怎么说,因为冯拯“装币”——为了用语文明不得不如此。
当然,说到这里我们还是要给冯拯说句公道话,尽管他是伪君子,但他绝对谈不上是丁谓那样的“奸邪”。他所谓的“小人之举”不过是在私人的操守层面,也就是他也想做一个真正的君子,但在生活的实际操作和运行里他发现自己做不到,于是就随心所欲起来,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即使如此,在众人面前他还是时刻高举君子的大旗,这就造成了这样的一种局面:了解冯拯的人说他是伪君子,不了解他的人、未与他深度接触的人却视他为真君子。
我们先来说冯拯“君子”的一面。
在接替丁谓出任大宋首相之后,冯拯俨然就是大宋朝堂第一人,他的派头和气势也随之端了起来,史称其“为相气貌严重”,也就是随时都是一副神色庄重的样子。每当刘娥派太监到中书省传诏的时候,按照常礼中书省的官员都会给太监设座摆茶,但冯拯却把这个规矩给改了,什么茶水和椅子根本就没有,有事说事,说完赶紧走人。一时间无论是刘娥还是中书省的大小官员都觉得冯拯这人实在是为人正派,连太后的使者都不奉迎,这和丁谓之流对内宫太监的刻意迎合讨好简直是天壤之别,冯拯的君子大旗就此在中书省立了起来。
另一件事就是冯拯对林特的态度。丁谓倒台之后,作为丁谓亲信外加亲密战友的林特最初被贬官外放,但很快又被召回京师担任户部尚书兼知通进银台司。既然靠山倒了,林特就想着要来跟冯拯这个大宰相增进一下感情和友谊,但他几次去冯拯的府上拜会都吃了闭门羹。冯拯派人告诉他,私事免谈,如果有公事就去中书省谈。林特不知道冯拯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不想跟他打交道,他果然跑去中书省找冯拯,但冯拯仍然不见他,而是派堂吏官告诉林特,既然是公事,那就写公文上呈。就此,林特彻底死了想要攀附冯拯的这份心。
怎么样?冯拯的所为是不是显得很正派很君子?那么,我们为何要给他扣一个小人的恶名呢?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细说,因为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想想冯拯几年前是怎么重回京城当上大官的?他看见寇准因为上奏天书降临而重新当上了宰相,于是他也照着葫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