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寇准仙逝(3/5)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由明代首辅大臣杨廷和的儿子、被誉为当时的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所作的《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而这也是他在辞官归隐多年后才心生的一番感悟。寇准如果能在此时读到它,想必定会将杨慎引为自己的知音。
寇准这心胸是变得开阔了,也不再为争斗和意气所累了,可他真的就过得快乐吗?未必!古今难出一圣人,孔、孟、朱、王这样的先贤大圣尚且有被后人揶揄甚至是打趣的地方,其他人就更是难以幸免,而寇准同样如此。生而为人,寇准又怎可全然超脱于俗尘呢?他可以劝慰自己要把一切都彻底放下,让自己变得无欲无求甚至是没有任何的感情和情绪来左右他的喜怒哀乐,可他毕竟也只是一个凡人。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里,当寇准为疾病所缠绕之时曾写下这样的一首名叫《病中书》的诗:多病将经年,逢迎故不能。书惟看药录,客只待医僧。壮志销如雪,幽怀冷似冰。郡斋风雨后,无睡对青灯。
寇准终究还是那个性情中人,当他深夜无眠只能与一盏孤灯彼此相对之时,这个孤独的老人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在临终之前他或许可以说自己这一生死而无恨,同时也死而无悔,但他却不能说自己死而无憾。要知道这时候寇准的身上还背着一个“谋逆之臣”的罪名,他此时仍然是一个罪人的身份,他的名字还被牢牢地钉在宋朝官方所树立的耻辱柱上毫无疑问的是,他定然是带着无限的期盼颇为无奈地离开了他所眷恋的这个红尘俗世。
寇准死后,他的夫人,也就是宋朝开宝皇后宋氏的妹妹上疏请求刘娥能够让寇准归葬故里——陕西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刘娥也同意了并拨出专款负责将寇准的灵柩运回内地,看似刘娥是对寇准开了天恩,可这笔专款却只够送葬的队伍行至西京洛阳,寇准也因此而被就地葬于洛阳的巩县。
历史上关于这件事也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宋夫人本来就是希望能够将寇准葬于西京洛阳,毕竟这里是宋朝皇陵的所在地,一个臣子能够归葬于此是莫大的荣耀。如果真相确是如此,那么一切都好说,但假如宋夫人是希望让寇准归葬故里,那么刘娥的举动无疑就显得太过小孩子气,她这显然是故意不让寇准落叶归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