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武穆辞世(2/4)
”时也不敢踏足宋境半寸;后来更是凭借其赫赫兵威亲自带兵深入党项腹地收降归附于宋朝的党项部落,而李德明对此是敢怒不敢言。可以说,曹玮就是真宗朝中后期屹立在大宋西北边疆的一根定国柱石。
比起其堪称辉煌的战场表现,曹玮的治军能力同样为世人所称道。曹彬以仁德收服军心,而曹玮在这方面与其父却截然相反,他治军的特色乃是军纪的严明和肃然。初到西北,年纪轻轻的曹玮毫无威信可言,为了整肃军纪严明号令,他不惜杀人以立威并以此让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陡然增强,其治军之严或许只有北宋初期的名将郭进可与之相比。
史书有云:玮为将不如其父宽,然用士得死力。曹彬的宽厚仁德只能证明他是一个披着铠甲的政治家,而曹玮才可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铁血战将,慈不掌兵绝非戏言。在严明的军纪下,曹玮麾下的士兵在战场上悍不畏死,往往以少胜多且能大破敌军。说句不该说的话,曹彬若能有他这个儿子这般的治军能力和力度,或许他也未必会有雍熙北伐时的惨败和耻辱。
关于曹玮治下的军队,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曹玮的生平好友、后来曾担任棣州知州的贾同曾经前去边地拜会曹玮,当天恰逢曹玮要带兵巡边,于是在一番简短的叙旧之后,曹玮邀其同往巡边。贾同欣然应允并问及所带兵士是否已经安排妥当,曹玮欣然而笑,等到走出府门,眼前的情景让贾同目瞪口呆:只见足足三千手持弓箭利刃的精锐铁甲不知何时早已在外列阵完毕!
贾同大惊,因为他先前在院内未闻有丝毫的兵戈之声。回去之后,贾同对友人不住地赞叹道:“曹玮他日必成一代名将!”
既有战场拼杀的锋锐难当,也有治军驭下的军纪严明,如此也就不奇怪曹玮为何能够成为宋朝在西北大地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屏藩。更为难得的是,曹玮在治理地方上尤其是治理边地期间也可谓是政绩斐然。
面对边地番汉相邻和杂居的情况,曹玮恩威并施让其辖地的各族都能各守本分且彼此相安无害。为了应对西北地区复杂多变的局势,曹玮在边地大量招募善射之人组成“乡兵”并分发给他们土地,每临战事这些乡兵为保土地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对于手下的番部将士,曹玮也能做到对其一视同仁并同样对其严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