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海因里希去世(1/4)
不知不觉当中,时间已经来到了黄帝历4580年。
这年正月,爱迪生在帝都设置世界上第一座使用露天电线的电照明系统,以后帝都百姓的一切日常生活都要用电了。还有就是,奥托和狄塞尔等人率领的团队在内燃机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他们已经成功制造出后世的福特t型车,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小时四十五公里。
李光得知这些消息后当然是十分高兴的,他除了嘉奖他们外,还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府邸吃饭,而这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不过,三月份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海因里希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海因里希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卡尔海因里希,于十四日在不列颠伦底纽姆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海因里希的去世,在不同阵营有不同的态度。
在无产阶级阵营中,人们感到巨大的悲痛。海因里希是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他的理论对工人阶级运动产生深远影响。他的战友和追随者们,如弗里德里希,怀着沉痛的心情料理后事,并且弗里德里希在葬礼上发表着名讲话,高度评价海因里希的功绩,称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对海因里希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等诸多贡献给予肯定,他的离去被看作是无产阶级运动巨大的损失。
在资产阶级阵营中,有不少人庆幸这个一生都在批判资本主义的人离开了人世,尤其是在帝都,有不少议员都在家大摆宴席,庆祝这个在他们眼里十恶不赦的罪犯死去,有的人甚至还认为海因里希死的还是太晚了,就不应该出生。帝国议会的议员们如此痛恨海因里希,无他,就因为他的学说和思想实实在在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李光在得知海因里希去世的消息后,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但在内心里仍掀起了不少波澜。前世李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对海因里希的去世深感悲痛,但现在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首相,他对海因里希的去世又有点庆幸。
李光在海因里希去世后并没有像其他议员一样在家大摆宴席,不过对于其他议员的邀请,他也没有接受,一日三餐仍和平时一样,不多也不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