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薛家诚建议搞饲料厂(1/3)
卖掉了郭金朋友的股票,陈阳关掉手机睡到下午才醒来。
开机后,又是一堆未接电话和短信。其中拨号次数最多的是老百姓肉业公司新招聘的养猪场场长薛家诚。
陈阳昨天去双凤镇去接尤教授的时候,薛家诚去东阳县里办建设养猪场的各种手续去了。今天这么拼命的打电话,估计是跟蟠龙镇的合作养猪计划有关。
“喂,老薛,这么着急的找我有什么事吗?”
“老板,我是养猪场的场长,你在蟠龙镇跟人搞养殖合作计划也不知会我,这不合适吧?”薛家诚的语气十分不满。
陈阳笑了笑,说道:“老薛,你负责养猪,我负责收猪,这并不冲突吧?”
薛家诚一本正经的说道:“老板,你如果只是想在蟠龙镇扶贫,我可以不管。但是搞长期的养殖合作,那我就得提一些意见啦。”
陈阳的本质是解决老百姓肉业有限公司的肉料进口需求。所谓的扶贫,完全是被徐丽给架起来。既然薛家诚有更好的建议,他当然乐意听听。
“老薛,我听着呢,说说你的想法吧!”
薛家诚说道:“老板,我有三个建议。第一,与农民的合作要择优选择,不能太分散。参与的人越多,问题也越多。我建议以村为单位,让他们集中建设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然后从村里选出学习能力强的人到公司培训。培训完后直接参与村集体养猪场的管理工作。这样操作,在管理上会省很多事。”
陈阳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方法也可行。村里建设一个中小型养猪场其实不需要太大的成本。蟠龙镇有三十个村,一个村养一千头猪,一次出栏就有三万头生猪。这个数量完全可以满足公司的需求。
“以村为单位建养猪场是可行办法,我会跟蟠龙镇的周书记重新沟通一下。你再说说第二条建议。”
“老板,我的第二条建议是让村集体的养殖场自己去农村信用社筹钱负担养殖的成本。我们公司只跟养殖场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只要猪没有问题,不管出栏时的猪价如何,我们都以合同价收购他们的猪,保证他们有稳定的收入。”
陈阳觉得薛家诚的第二个建议难度很大。
他之前给陈家村的村民买过猪崽,一头猪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