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磨砺以须(5/7)
,从拼音到笔画,从发音到书写,一步一步,细致入微。
队员们围坐在她的身边,像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眼睛紧紧地盯着地上的字,跟着她大声地朗读,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动容。
慕丹丹的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感染力,她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着每个字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举例、讲故事等方法,让队员们能够快速地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教“日”字时,她会指着天空中的太阳说:“看,这就是‘日’,代表着太阳,每天都会升起,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队员们听了,纷纷点头,对这个字有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提高队员们的学习积极性,慕丹丹还巧妙地将识字与抗日宣传相结合。
编写了一些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抗日歌谣和小故事,将需要学习的汉字融入其中。
队员们在传唱歌谣和听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汉字,还增强了抗日的意识和信念。
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例如,她编写的一首歌谣:“小小鬼子太猖狂,侵略我家好地方。中华儿女齐奋起,保家卫国把枪扛。”
队员们一边唱着歌谣,一边认识了“小”“鬼”“侵”“略”等字,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坚定了抗日的决心。
他们唱得越来越响亮,歌声在营地中回荡,仿佛是对侵略者的宣战。
随着队员们识字量的增加,慕丹丹开始教授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和军事理论知识。
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她充分考虑到队员们的实际情况,用实际的战斗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
比如计算子弹的射速、距离和命中率等,让队员们明白数学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提高战斗的效果。
而在军事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她则讲述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着名战役。
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诺曼底登陆等,详细分析其中的战略战术,让队员们明白战争的规律和方法,学习到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为今后的战斗提供借鉴。
队员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如海绵吸水般,贪婪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不断充实着自己的头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