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又见面了(2/4)
允许了。
以前那几个摆渡的,甚至还被打成了河匪,没少挨批斗。
真不知道那些人是咋想的,就这么宽的一条河,还河匪?
就该让那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只会瞎折腾的人挨个吃上一碗馄饨和板刀面。
这边一直干到了天色将黑,午饭都是李天明给送来的。
收工后,不少乡亲都来看热闹,知道张平等人是来帮着他们修桥的,一个个满是期待。
长甸河要是能有座桥,往后去大柳镇可就方便多了。
当然,这座桥如果不是用他们的钱,那就更好了。
掌握了详尽的数据之后,当天晚上,张平和他的助手们就开始对数据进行汇总,先制定初步设计方案。
转天,李学庆去了大柳镇,找到李学国,说了修桥的事。
得知二建的工程师到了,李学国也在第一时间召集了几个村的主任开会。
“当初说好了的,李家台子出钱,其他五个村出人,这会儿谁也别装孬,工程等秋收之后就得干起来,都说说各村能出多少人?”
架桥是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更何况之前已经表了态。
“没说的,大鱼淀就是壮劳力多,要多少人都有,听镇上的安排,让我们村出多少人,就出多少人。”
“我们村也一样,听安排。”
“架桥是好事,我们村全力支持。”
几位村主任都表了态,李学国看向了李学庆。
“学庆,你还有啥说的?”
“建筑材料这一块,需要市里解决,钢筋,混凝土啥的,我们可没那么硬的关系。”
“这点你放心,王主任已经做了指示,市里的物资局全力支持。”
长甸河上的桥,不单单是李学国的政绩,对于王作先来说,也同样大有好处。
尤其是政治意义十分重大。
李家台子发展集体经济,赚了钱支援国家建设。
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好的宣传。
宣传不光要嘴上喊,更要落到实处。
这个时候,长甸河水位最低,上游正在储水为冬灌做准备,水流不急,也不需要截流。
张平等人只用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