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铁路开通(2/4)
场赋诗,由童声在开工现场吟诵:"铁轮兮辚辚,贯日月兮通八荒;龙旗兮猎猎,镇流沙兮抚西洋。"
同时十万民夫同声和唱,声浪掀得渭水波涛倒卷,连对岸的白鹤都惊飞而起。
而随着一节节铁轨被铺设。
暮色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卒坐在铁轨上,掏出腰间的酒葫芦。
他曾随卫青征战漠北,此刻却对着铁轨喃喃自语:"当年俺们在沙漠里找水源,走一步埋一块石头记路。如今有了这铁家伙,怕是死去的弟兄们都要从土里爬出来,摸一摸这比刀剑还硬的铁……"
远处,高炉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将他的身影投射在铁轨上,宛如一尊移动的青铜雕像。
而在更远处,徐卫的勘测队正在绘制次日的路线,他们每埋下一根标杆,就离罗马又近了一尺。
当最后一份报纸被油墨浸透,当最后一名民夫放下铁镐,长安城的星空下,十万盏灯笼沿着铁轨排成星河。
这是大汉百姓用双手托起的梦想,是比长城更绵长的意志,是比黄河更澎湃的决心。
正如《长安日报》连夜加印的号外标题:“铁轮过处,皆为大汉天声!”
光武元年春,长安城西的渭水之滨旌旗蔽日。
刘据身着玄色礼服,头戴十二旒冠冕,手持金镶玉璋,在霍光、苏武等重臣簇拥下,缓步踏上三丈高的祭天台。
台下,十万筑路民夫身着统一的短褐,腰间系着象征开工的红绸,如红云般铺展至地平线。远处,新铸的铁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像一条银色巨蟒,蜿蜒着向西域延伸。
司礼官的号角声划破长空,刘据叩首,将玉璋郑重插入土中:“维大汉光武元年,天子刘据率文武百僚,祭告昊天上帝:今开铁路通西域,愿天佑大汉,铁流万里,四海归一!”
话音未落,三十六门青铜炮轰然齐鸣,声震云霄。
渭水之上,百艘楼船同时扬起绘有龙纹的白帆,船工们齐声唱起《筑路歌》:“铁轨如弦弓如满月,车轮滚滚压碎胡烟……”
霍光手捧金盒,取出第一枚铁钉——这枚长三寸的熟铁钉钉头刻着“汉”字,尾部铸有龙形纹路,是少府工匠用高炉精钢锻打七日而成。
刘据接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