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入营夺兵(2/3)
;灌婴是负责城管的中涓……这些人虽然是大秦微末的小官,但是如果把沛县当做是一个小小的国中之国,这个班底也基本有了一个小小行政区的治理之能。
在建立新皇朝的时候,这些人最终得到了全新的职位,这些职位显然权力更大、级别更高,所谓位极人臣,但每个人所负责的业务,和当初他们在沛县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差别,只不过管理的部门更大、负责的区域更广,过手的钱粮更多而已。
体制内干过的人,自有适应和重建一个体制的能力。
大秦给未来的帝国提供了一套现成的模板,这套模板甚至使用了上千年。
在所有诸侯之中,也许只有刘邦和他的伙伴们准备接管大秦所留下的这个模板,其它诸侯都还只是抄袭战国六国的旧作业,这套作业当初就没比得过始皇帝写的那套,新换上来的这批诸侯,又远远不及他们的先祖,那怎么能比得上刘邦手里这本?
项羽所信重的亚父范增,活到七十岁,还只是个“名士”,战争起时,给人出主意混到了军队中,靠着文化水平获得了高位,最着名的计策也不过是在鸿门宴弄死来参加宴会的沛公,这都是什么土匪思维。在治理地方上,亚父范增又真能有什么经验和能力?
如果说陈胜吴广是泥脚杆的乌合之众,项羽分封的诸国,也不过是有过显赫家世的乌合之众,能有多大区别?
在乌合之众的壳子下,当然还是有细微的差别。项羽是兵学世家,别管小时候是不是认真学习过,三板斧的套路面对天下更多的草台班子仍然有效,哪怕刘邦有萧何的后勤支持、有韩信的战略规划、有张良陈平这样的谋士在身边查缺补漏,项羽的军队威压,仍然让刘邦一时之间抬不起头来。
刘邦总觉得自己手中的兵不够用。
这是后遗症。在彭城被项羽追着满街跑,给追怕了。手边没有充足的兵力,晚上就睡不着觉,白天就不太敢到太阳地儿里站着,只有更多的兵马在手边,才有一点安全感。
但是哪儿来的那么多兵啊,萧何已经尽发汉中老幼上阵了,二十多万人口的汉中,也实在是榨不出什么油来。关中人口倒是多,但关中大灾,流民逃散兵员质量也实在不怎么高。
听说韩信在赵国打了大胜仗,三万人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