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菊花清肝名目解毒(3/8)
后,先用武火煮沸,再转文火煎煮一段时间,去渣取汁服用。此用法可使菊花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适用于多种病症,如风热感冒、肝阳上亢等,能有效发挥其清热、平肝等作用。
2 泡茶饮用:将 3 - 5 朵干燥菊花用开水冲泡,焖泡数分钟后即可饮用。这是最为常见的日常用法,方便快捷,有助于清肝明目、疏散风热,对于缓解眼睛疲劳、干涩以及上火症状,如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有一定效果,深受养生爱好者喜爱。
3 外用:把菊花制成药膏、洗剂或熏蒸剂等外用剂型。例如,将菊花煎汁冷敷眼部,可减轻眼部炎症和红肿;菊花与金银花、蒲公英等配伍制成药膏,涂抹于痈疮部位,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促进皮肤疾病的康复,如治疗皮肤瘙痒、痈肿疮毒等。
(二)注意事项
1 过敏体质者慎用:部分过敏体质者可能对菊花过敏,使用后会出现皮疹、瘙痒、呼吸急促、胃肠道不适等过敏反应。首次使用时应先少量使用,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2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用:菊花性微寒,脾胃虚寒者过量食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胃脘冷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加重。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配伍温性药物或减少用量,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3 避免与相克药物同用:菊花不宜与降压药、降糖药等西药大量同服,因其本身有一定降压、降糖作用,同时使用可能使血压、血糖降得过低,引发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服用其他药物期间如需使用菊花,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和剂量。
三、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一)疏散风热
菊花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长于疏散肺经风热,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头痛、咳嗽等。在银翘散等方剂中,菊花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能增强辛凉解表之力,使风热之邪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畅,缓解发热、咽痛、口渴等不适,促进身体恢复健康,其疏散风热的功效基于对人体肺卫之气的调节,体现了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独特理论和实践经验。
(二)平抑肝阳
其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对于肝阳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