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水火既济(2/5)
器。&34;他轻拭剑身云篆,发现每笔勾勒都对应《修真图》某个窍穴。
当剑尖指向膻中穴时,整柄剑突然虚化,化作七十二道金光没入周身要穴。
日落时分的石笋峰突然落雪。
陈天一演练的剑招越发简朴,起手不过《道德经》&34;虚其心&34;三字要诀,收势仅是《庄子》&34;坐忘&34;二字符形。飘落的雪花却在剑意牵引下,自然排列成《钟吕传道集》的炼气图谱。
子夜观星时,陈天一发现紫微垣的星辉竟与自身气海潮汐同步涨落。
他按《周易参同契》&34;晦朔弦望&34;之法调整呼吸,桃木杖年轮随之显现出完整的月相变化。当望月轮廓圆满之际,杖头突然迸出七点萤火,正是《云笈七签》记载的&34;北斗玄枢精&34;。
五更鸡鸣,陈天一在炼丹岩入定。识海中《黄庭经》诸神渐渐褪去金袍,现出青城山历代祖师的本来面目。
他们演练的剑招不再拘泥形式,或如老农锄地般朴拙,或似稚童嬉戏般天真,最终都归于《道德经》&34;大巧若拙&34;的至简之道。
晨光再临,陈天一的白发已尽数转黑。他折下桃木杖新发的枝桠插在寒潭旧址,枝条入土即生,转眼长成刻满《南华经》的七尺青竹。
竹节间渗出的晨露坠地成珠,每颗都映出《周易》六十四卦的变爻之象。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竹叶时,陈天一忽然听见紫阳真人的笑叹自年轮深处传来:&34;剑非剑,道非道,青城云海纳秋毫。&34;他抚竹而悟,手中竹枝随意挥洒,剑气过处,三十六峰残雪竟同时蒸腾为《悟真篇》的铅汞之喻。
正午时分,陈天一负竹下山。经过雷击老松时,发现枯焦处已生出七朵灵芝,菌盖纹路恰是《太上老君内观经》五脏图。
他采下最艳那朵含在口中,舌底突然涌出《心印经》四千言,字字化作金津玉液滋养十二重楼。
山门处的守阵童子揉眼惊呼——这位闭关三十载的师叔祖,此刻踏出的每一步,都在石阶烙下《文始真经》的云篆。
而他身后飘落的竹叶,正自发拼成《道枢》失传的&34;剑气通玄&34;四字真诀。
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