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艰难的实施过程(3/11)
对于基因修复疗法的伦理争议,林晓积极组织了多场跨星球的科学伦理研讨会。来自各个星球的科学家、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基因修复疗法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收益。经过长时间的辩论和交流,各方逐渐达成共识:在严格的监管机制下,谨慎地推进基因修复疗法的研究。这一共识为基因修复疗法的研发扫除了一些障碍,研究工作开始逐步恢复正常的进度。
在检疫制度的推广方面,除了继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之外,林晓建议星际联盟与各个星球的政府合作,根据不同星球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灵活的检疫措施。例如,对于一些人口稀少且相对封闭的星球,可以适当简化检疫流程,但同时加强对进出货物的检测;而对于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的星球,则维持严格的检疫制度,但通过提高检疫效率、改善检疫设施等方式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这种因地制宜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的抵触情绪,使得检疫制度的实施逐渐走向正轨。
随着这些调整和改进措施的逐步实施,各项应对策略的执行情况开始有了转机。探险队在后续的行程中更加顺利,监测站的建设也稳步推进,能量抑制装置的研发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防护层的研发材料逐渐充足,基因修复疗法的研究慢慢加速,检疫制度也得到了更多星球居民的理解和配合。然而,林晓明白,距离彻底化解宇宙面临的危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眼前的困难。
在各项应对策略逐步走上正轨之际,新的问题又悄然浮现。
探险队虽然成功降低了遭受宇宙海盗袭击的风险,但飞船在长时间的航行后,开始出现一些难以修复的机械故障。这些故障并非源于外部攻击,而是由于飞船内部的一些核心部件在长期高强度的运行下开始老化。而这些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十分复杂,需要特定的材料和精密的加工工艺,在当前的宇宙环境下,很难找到替代品或者进行有效的修复。探险队中的工程师们不得不尝试对部件进行临时改装,以维持飞船的基本功能,但这也让飞船的性能大打折扣。
监测站的建设虽然选址和运输问题得到了改善,但在建设过程中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能量干扰。这个干扰并非来自神秘物质,而是来自于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