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争夺随枣走廊(1/3)
王守竞虽然是留美博士,但骨子里却深受自幼接受的传统儒家思想所影响,他在国府效力时期一直深感怀才不遇,如今和赵骥一番交谈后,顿时大生能臣得遇明主之心。
其实赵骥之所以一口就答应王守竞的建议,完全是因为开了天眼的他很清楚美国普惠公司的r1830“对黄蜂”是多么优秀的航空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在二战期间共生产了超过十七万台,是当时全世界产量最大的活塞式发动机,广泛装备于美军b24轰炸机(4台)、c47运输机(2台)、f4f战斗机(1台)以及其它多种型飞机。
而且普惠公司目前正在疯狂扩充产能,其规模将从战前(1940年)的三千人迅速发展到战后(1944年)的四万人,亟需大量现金流,所以才会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向王守竞转让全套的技术和生产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和买办集团完全是南辕北辙两种思维模式的赵骥怎么可能放过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大好机会。
“王教授,资金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会全力予以保障”,谈得兴起的赵骥干脆和王守竞秉灯夜谈,“就是不知道你一人兼顾汽车厂和飞机厂是否能忙得过来?”
此刻被刺激得血脉偾张的王守竞连声保证道:“请你放心,只要人力财力到位,我这边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如果你实在资金紧张的话,我个人还能多多少少凑个几万美元出来”。
王守竞之前在自办的龙陵车厂时已经培训出了不少合格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把人弄过来就能直接上岗,而且和惠普公司的那笔交易也原本就是他以私人名义出面谈妥的,就连外国技术顾问都自掏腰包请好了。
“制造发动机只是第一步的权宜之计,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支有自产能力的空军”,赵骥继续跟王守竞阐述起建军思路,“金钱买不来国防现代化,我希望王教授能用自身的才学帮助我们实现理想”。
“航空发动机生产周期长,即使目前没有装机对象我们也可以先行生产作为储备,不过飞行员的培训也不能耽搁了,宁可人等装备,不可装备等人,不知道王教授在美国那边有没有路子?”
金钱买不来国防现代化!
宁可人等装备,不可装备等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