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剧本(1/6)
“你想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想拍三个年轻人的故事……”林年很想说这样的剧情有些俗气,但邵乐乐察觉到林年要开口讲话:“你先别急着点评,我知道这种故事好像有些套路了,动不动就是三个人,仿佛如果一段感情里只有两个人,便没有了故事性一样。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三个人是最容易产生戏剧张力的,无论是两男一女,或者两女一男,或者三男,或者三女。其实具体的故事展开我还没有想好,找你就是帮我看看怎么在最俗的故事里添油加料,让它变得不那么俗气。”
“你这说了等于没说……故事背景想好了吗?发生在哪里的三人故事?校园?这种最容易拍俗吧?蹭热度,最近小镇青年比较火,讲小地方的三人爱恨纠缠?又或者发生在海边,山区?三个人是什么关系?发小,同乡,同学,三个陌生人的相遇?如果是后者在哪里相遇,穷游的路上?”
不等邵乐乐继续畅想故事大纲,林年脑海里已经开始思考如果按照这个方向有什么可以发展的,并发出致命连问。
“这些还没来得及丰满,目前只想到了怎么拍摄,你说的这些都可以作为人物小传,后面再说就行。现在你要做的是先听我讲完我想拍的故事。我想的是故事交代的越少越好,就讲三个人的纠葛,拍得越暧昧越好。就跟《花样年华》似的,我肯定比不上人家,就是所有的背景慢慢铺陈,靠观众自己去联想去猜,我只拍出场人的情感和情绪。”
“但不可能一点故事都不给交代?”林年发出质疑。
就这样,在林年和邵乐乐的一问一答中,本来不甚清晰的想法,在讨论中,越发清晰起来,邵乐乐拿过林年的平板,“解锁!”
然后点开林年刚才写写画画的笔记软件,顺着自己的想法勾勒出了大致的分镜头脚本。
“可以啊,这一手!”林年看着邵乐乐刷刷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分镜头,一张接一张,不得不佩服。
邵乐乐是导演班少有的天赋型选手,和林年不同,她只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就能完美勾勒出电影的画面、故事的发展和场景的转换,所以她的分镜头往往也画得天马行空,乱七八糟,如果不是跟她熟悉,平时看得多了,林年都看不懂。
“这三个人有一个人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