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洪武四年三月(2/5)
妥当?
礼部尚书(出列,跪地行礼,声音洪亮):陛下,一切准备就绪。策试题目已精心拟定,考场秩序井然,阅卷官员也已就位,定能确保策试公平公正地进行。
朱元璋:好,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的大事,关乎国家的未来。此次策试,务必选拔出真正有学识、有见解的人才。
第二幕:策试完毕,金榜题名
时间:几日后
地点:应天,奉天殿
旁白:经过几日紧张的阅卷和评定,科举结果终于尘埃落定。奉天殿内再次聚集了众多官员和新科进士。
礼部尚书(手捧金榜,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科举已毕,登第者一百二十人。赐吴伯宗、郭翀、吴公达等三人进士及第,第二甲十七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百人赐同进士出身。
(新科进士们纷纷跪地谢恩,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吴伯宗(激动地说):臣等承蒙陛下隆恩,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为大明效力。
朱元璋(微笑着,看着新科进士们):你们皆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日后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勉奉公,不可辜负朕的期望。吴伯宗,朕赐你朝服、冠带,授礼部员外郎,望你在礼部,能有所建树。
吴伯宗(跪地,恭敬地说):陛下放心,臣定当兢兢业业,不负陛下重托。
第三幕:高丽士子,来去之间
时间:随后
地点:应天,奉天殿
礼部尚书(再次出列,跪地奏道):陛下,此次高丽入试者有三人,分别是金涛、朴实、柳伯儒。其中只有金涛登第,授东昌府丘县丞。然三人皆以不通汉语为由,请求回国。
朱元璋(微微皱眉,思考片刻):丞相,你怎么看此事?
汪广洋(出列,拱手行礼):陛下,高丽士子前来参加我朝科举,本是好事,彰显了我大明文化的影响力。如今他们因语言不通欲回国,臣以为可降诏给予丰厚路费,派船送他们回国,如此既能展现我大明的宽厚胸怀,也能增进与高丽的友好关系。
朱元璋(点头赞同):丞相所言极是。我大明以仁治国,对待友邦之人,当以礼相待。就依丞相所言,给予他们丰厚路费,派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