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洪武四年十二月(4/6)
决定,选派几位得力大臣,组成巡查小组,前往各州县巡查民情。此事就由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三位爱卿负责挑选人员,务必选出真正能为百姓办事的官员。”
旁白:听到朱元璋的决定,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三人连忙拱手领命。他们明白,这是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朱元璋(继续说道):“除了巡查民情,朕还希望诸位爱卿能在政策上多下功夫。如何让百姓尽快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如何发展农业、商业,如何保障百姓的生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宋濂(再次出列,恭敬地说):“陛下,臣以为可以鼓励开垦荒地,给予开垦者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减免赋税等。这样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能让百姓有更多的土地耕种,从而安居乐业。”
旁白:宋濂的建议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在那个时代,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刘伯温(接着说):“陛下,臣认为还应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良好的水利设施可以保证农田的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臣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利普查,对那些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进行修缮和扩建。”
朱元璋(频频点头,眼中露出满意的神情):“伯温此计甚妙。水利之事,关乎国计民生,必须重视。朕命工部尽快制定水利建设计划,务必在春耕之前,完成部分水利设施的修缮工作。”
李善长(上前说道):“陛下,商业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如今国家统一,交通便利,正是发展商业的好时机。臣建议在各地设立商税机构,规范商业税收,同时鼓励商人开展贸易活动,促进物资的流通。”
旁白:李善长的建议让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商业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担心商业的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商人的投机倒把、贫富差距的扩大等。
朱元璋(思考片刻后说):“李丞相所言有理。但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管,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朕命户部制定相关的商业法规,确保商业活动的公平、公正。”
胡惟庸(眼珠一转,说道):“陛下,臣以为还可以鼓励海外贸易。我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