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开张(2/6)
浅浅对上。
第一天弄,孟晚也不清楚能卖出去多少,干脆先少做一批试试水,昨晚他睡前已经醒了一盆子面,因为没有小苏打泡打粉什么的,所以用的是老面引子,以前没有酵母的时候,老面引子是最传统的发面方式,馒头包子都适用。
从后门顺着进了铺子,今天十五白天是集会晚上是灯会,现在已经有来得早的摊贩开始摆摊子了。
孟晚先没开门,而是将临街的窗户给支开了。窗前横放了张桌子,桌旁一摞子的碗和勺子。
后门打开,外头露天的灶台正好对着铺子里的窗口,孟晚拽了捆柴来,往灶里添火烘干方形铁锅,屋里常金花也添火准备做豆腐。
过了会儿宋亭舟磨了豆腐回来了,他家做豆腐用的一应东西都搬了过来,小小的屋子挤得满满登登,条件确实艰苦。
“姨,这回咱们不做豆腐块,做豆腐脑,简单许多。”油条还不急着炸,孟晚先过来教常金花做豆腐脑。
仍是化了一碗盐卤的水,生豆浆过滤好后到厨房的铁锅里添小火烧到微黄。
做豆腐块的老豆腐要边烧着火,边点卤水,豆腐脑不同,直接将温热的豆浆倒进盆里,再加上化好的盐卤水静置,静置一盏茶的功夫便成了。
“这就好了?那确实简单。”常金花做豆腐惯了,一看便懂了。
宋亭舟将豆浆盆端到铺子里,孟晚又准备做卤子,家里攒了两篮子山货,一冬天也没剩多少了,孟晚想着如果做早点顺利,过阵子就去附近村子收些蘑菇木耳。
卤子主料还是用腌的萝卜切细丁,蘑菇木耳少放一把也是切丁,热锅里加底油将干葱段爆香,加萝卜丁和蘑菇木耳,多添水煮上一会儿。
装卤子的桶是个木头高桶,和小水桶差不多的样子。
常金花抱着桶去铺子里开门,孟晚开始烧油炸油条。
街上零零散散的村民赶路来集会上买东西,镇上也有做吃食的已经飘出香味。
宋亭舟在灶下帮孟晚烧火,见油温差不多了,孟晚把油条剂子两条叠在一起,悠着劲轻扯下锅。
一锅能一次性炸六根,他特意做了双长“筷子”,不停的给胀大的油条翻个儿。
一分多钟锅里的油条已经金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