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李渊的反隋之意,是因马邑兵败杨广起了杀心所致吗?(2/7)
了协助李渊维护地方治安,实则更像是对李渊暗中监视。
从李渊的角度来看,他心怀大志,一直在暗中筹备起兵之事。如今突厥来犯,局势混乱,正是一个绝佳的时机。高君雅虽说是武艺出众且有一定谋略,但李渊深知他始终是隋炀帝的人,在自己的计划逐步推进之际,他的存在无疑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雷。一旦高君雅察觉到自己有小动作,哪怕只是些许疑虑,他都能立刻利用手中的权力向隋炀帝告发,到时候李渊所有的谋划都将付诸东流,自己和家人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再者,高君雅性格中的自大也是李渊可以利用的一点。高君雅一向对自己的武艺和军事能力颇为自负,让他领兵前往马邑抵御突厥,他必然会欣然前往,认为自己有机会立下大功。这样一来,他既远离了晋阳这一李渊起兵的核心地点,李渊又可以在他离开后,在晋阳更加顺利地整军备战,暗中联络各方势力,扩充自己的兵力和物资储备。
而且,此次派兵前往马邑,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突厥骑兵来势汹汹,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即便高君雅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在面对强大的突厥军队时,也难免不会出现意外。若他在战场上遭遇不测,那么李渊就更不用担心后续会有来自他的威胁,同时还能向隋炀帝表示自己对抵御突厥入侵的大力支持,让自己的行动更具合理性,在舆论上也占据有利地位。
高君雅率军赶往马邑支援,此时王仁恭担任马邑太守,负责马邑地区的军事和政务。
王仁恭(558年-617年),字元实,天水上邽(今甘肃天水市)人。王仁恭出身武将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擅长骑射。他追随名将杨素征战,屡立军功,从车骑将军逐渐升任大将军、左光禄大夫等职。在抗击突厥的战役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灵武(即灵武郡,位于今天的宁夏灵武市西南,是隋朝抵御突厥入侵的前哨阵地)和新城(即新城郡,后改设为梓州,今四川省三台、盐亭、射洪等县地)的战斗中,他率领精锐部队击败突厥,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王仁恭在隋朝末年的政治和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军事才能和对突厥的抵抗为隋朝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然而,他在晚年因收受贿赂、不体恤百姓而失去民心,他的晚节不保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