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李渊的反隋之意,是因马邑兵败杨广起了杀心所致吗?(6/7)
法律,臣下自然也无需再受其束缚。”
裴寂又道:“大人,如今圣上的使臣想必很快就到,当务之急是要想出一个应对之策,既不能让大人被押解进京受辱,又要避免过早暴露我们的起兵之意。”
李世民目光炯炯,点头说道:“父亲,儿臣觉得我们还可对外宣称父亲因为忧心突厥之患,日夜操劳,此时病重,如此一来可迷惑朝廷,让我们筹备起兵之事多些时间。”
李渊听后,又是叹了口气,表现出忧心忡忡的模样,说道:“可如果我们行动失败,弄巧成拙,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此时李渊估计心中正在琢磨,看吧,起兵之事可不是我自己的意思,可是大家经过会议研究,逼着我干的。
裴寂立刻回应道:“明公何必为此忧虑!晋阳城兵精粮足,您又积累了巨额财富,起义成功乃是十拿九稳之事。如今关中由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留守,他年纪尚幼,无力掌控局势。关陇地区的豪杰们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领袖,渴望有人能引领他们。倘若您此刻起兵,率领大军西进,招揽各方英豪,攻占关中将轻而易举。何必甘心受制于人,白白送命呢?”
李世民有补充说道:“裴大人说得极是。只要我们现在对晋阳城中的守军严加管控,就不会防走漏风声。只要小心防范那些与朝廷联系过于紧密的势力,就可万无一失。”
裴寂见李渊仍在迟疑不决,便使出了杀手锏,直击李渊最担心之事,说道:“前几日,我安排两位宫女服侍大人,这本身已是死罪。二公子担忧此事泄露,一直保持高度戒备。如今朝廷又因剿寇之事要对大人问责,倘若两罪并罚,我裴寂自知死不足惜,但大人您恐怕难逃诛灭九族的厄运啊!”
李渊其实早已考虑到自己已经深陷绝境之中,此刻的李渊不管是顺水推舟也好,觉得毫无退路也罢,听闻此话,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李渊听众人说完,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后说道:“诸位的想法都很有道理。裴大人,你便去安排府中的事务,对外宣称我病得很重,不能见客,如有圣上使者前来问询,就说等你病情稍缓再答复。”
熟悉唐朝正史着作的读者都清楚,李渊并不像某些演义小说所描绘的那般优柔寡断。实际上,他是一位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