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真正的高手总会在冷静的思考后,主动破局(3/6)
紧张感。裴寂站起身来,神情严肃且自信满满地说道:“诸位,那屈突通盘踞河东郡,此诚劲敌。若我军欲西进长安,屈突通必然不会坐视不理,极有可能出兵袭我后路,如此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依我之见,我们当先集中兵力攻下河东屈突通,先解决掉这个潜在威胁,如此再腾出手来攻取长安,方能稳操胜券。”
李世民却微微摇头,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大人此言差矣。兵者,贵在神速。如今我军士气正盛,接连取胜,长安城内守军闻知屈突通被牵制于此,心中必有惧意。若此时我们乘胜西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逼长安,必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屈突通远在河东,我军若先攻河东,一来路途奔波,二来旷日持久,战机转瞬即逝。待我军与河东守军相持不下之时,长安城必将有所准备,那时再攻长安,恐多生波折。”
裴寂皱起眉头,据理力争:“李将军莫要轻视屈突通。其人在隋军多年,深谙兵法,且手下兵强马壮。若我们舍其不击,贸然西进长安,万一其挥兵袭来,我军后路被断,前有长安坚城,后有敌军追击,这岂不是大祸?”
李世民步伐沉稳地踱步向前,神色坚定:“裴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长安乃都城,重中之重。屈突通即便想来救援,路途遥远,我等行军途中亦可设防。且我大军士气高昂,若趁其未反应之时直捣长安,可收奇兵之效。屈突通所守不过一郡,长安若破,其孤立无援,可不攻自破。若是先攻打河东,即便攻下,我们也必然有所损耗,再攻长安,恐难迅速得手。”
帐中众人听闻二人言论,也开始陷入思考。有的将领思索着李世民所说兵贵神速的道理,有的则在担忧裴寂所说的腹背受敌的风险。整个营帐之中,争论的火药味愈发浓烈。
李渊听完大家的意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深知当前局势复杂多变,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整个起义军的生死存亡。于是,他开始仔细地分析各种可能性,并权衡利弊得失。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斟酌,李渊终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分兵两路!其中一路将由他亲自统率,与成功渡过黄河的王长谐等将领带领的前军会和,合力进攻关中地区等战略要地。
另一路军队,则留下来镇守原地,其首要任务是严密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