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彭秋(2/3)
哲学家才能说出来的话,而彭秋用自己的整个青春亲自证明了这句话。
1991年,彭秋的长包房开在主楼,302房,视野极佳,可以直接看到燕东火车站和它前面的花公园。
彭秋在招待所的一切费用由燕钢报销。划账,同居住在此的其他燕钢出差人员一样,每个月会有燕钢财务部的一个人来招待所前台核对账单和结款。
301房几乎也被辟为了长包房,这个长包房的主人将是陈闵明。上次离开燕东前,冯雁答应他,等再回来就帮他把长包房从后楼调到前楼。虽然冯雁动用自己最大的职权,也只能给他调到走廊尽头的尾房,但这里房间更大,事业更好,且不用加钱。陈闵明开心得不得了,答应一定给冯雁从广州带回一个时髦的皮包。
从1989年第一次来燕东推销五金件算起,陈闵明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已经做起了不大不小的一摊小商品生意。每年几次,他往来于南方和燕东,倒腾毛巾、衬衫、人造革皮鞋、小型收音机和播放磁带的录音机……每次他带到燕东来的东西都不一样,但每一次他都能卖得一件不剩。没人知道他这些货品的来路是哪里,不过大部分货物,又都可以在他注册地为招待所的贸易公司走账,一切手续合理合法。
转眼到了冬天。
十二月底的一个傍晚,在燕钢忙完一整天的彭秋回到招待所。她打算先回房间休息一会儿,换套轻薄休闲点的衣服,再去招待所的餐厅吃晚饭,这是彭秋被借调到燕东工作以来的习惯。换衣服之前,彭秋一般会先打开房间里的电视,调到正在播新闻的燕东一台。一边在房间换换衣服理理东西,一边看电视里当天的新闻,这也是她的习惯。
现在已经是傍晚六点四十多,燕东一台会在播完燕东新闻后转播中央台的新闻联播。电视里是熟悉的铁水倒入炼钢炉的画面,彭秋看了千百遍早就看腻了,于是打开衣柜仔细翻找一会儿要穿的休闲服。过了一会,新闻联播准时开始,只是今晚的内容十分不同,男主播认真地报道着苏联解体这件事,彭秋被电视里报道的内容吸引,不觉间放慢换衣服的动作。她总觉得,新闻上这个万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将在不久后影响很多人的生活。
就在这时,隔壁房间的声音打破了她的思绪。从上周开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