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去听课(2/3)
沈瑜跟杨老师打了招呼,杨老师也给沈瑜介绍了旁边的女老师,原来这位女老师是三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杨老师一会儿要去李老师的课堂上听课,这是上次开教研会的时候刘主任拍板定下来的。
杨老师已经听了好几节语文课了,也总结了不少他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次听李老师的语文课,是他听的第四节课了。
杨老师又安慰了沈瑜几句,转眼上课铃声响了,沈瑜便赶紧走了。
李老师笑着说:“杨老师,那咱们去教室吧!你可得手下留情呀!”
杨伟民打了个哈哈,就算回答了李老师的话,杨伟民是一个极其负责任的人,既然刘主任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了,他一定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提出老师们在教学上存在的一切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更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况且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不存在对那个老师或者几个老师特殊对待或者严厉批评的事。
“杨老师,其实”李老师只开了个头,就停下了话头。
杨伟民问:“李老师,您有什么话就说吧,这没什么,我又不是领导,其实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仅对老师,而且对学生,学校都具有正面积极的作用。”
李老师愣了一会儿,开口说:“杨老师,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也就说说我的意见,其实现在老师负担挺重的,教师工资结构不仅不合理,而且职称评审制度还存在或多或少的混乱,这无形中导致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听到这个问题,您肯定会说那为什么四五十年前,甚至更早的老师一个月工资仅几十块钱,甚至几块钱,那时候的老师教书却比现在的老师认真得多,我个人觉得社会不一样了,之前的社会注重奉献,人心都跟火一样热,大家做什么都是力争上游;现在的社会金钱至上,那是没有可比性的,更不可能混为一谈。”
杨伟民觉得李老师分析得很有道理,社会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人,人就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去武装自己,人总是要生存的,这无可厚非。
没等杨伟民开口,李老师接着说:“其实增加老师负担的不止工资一方面,还有目前教育过于注重形式,缺乏实质的内容,导致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