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苦难(2/3)
。
一九四二年,司令员派出四百多精锐老兵出关朝阳,钱粮物资不济,敌情严重,只回来了十几个人。
一九四四年的出关,算是站住了脚,却不能大发展,还得苦熬。大东北啊!想要拿回来咋就这么难!
前方的人所经历的,可能只是报告上的几行字,当然历史上可能几行字都不见得留下。只有亲历者心中的记忆抹不去。历史是人写出来的,还得是胜利者中的上位者。谁又会去真正的回头看看当时的真实呢!这些拼杀在一线的人只不过是在后方养尊处优的人口中的废物,不会打仗的孬兵。即使他没打过几仗,更没杀多少日本人,可人家嘴大!
饿肚子肯定不可避免了,找钱粮成紧迫的现实。穷的掉腚的地方肯定不能待了,这里就算把山石砸碎也榨不出油来。哪里有钱粮?
富裕的地方肯定早被日伪盯的紧紧的,可为了钱粮,即使明知人家重兵在那也得去,这是生死大事。谁都知道钱粮是好东西,用命相搏,带着血泪的。王九的队伍再次出发了,目标,日本人的大血管动脉,铁路线!
对铁路王九是不陌生的,当初被日伪骗着去老林子修工事,那时就坐过火车,是被日本兵押着的,等到回程,大部分路程也是扒火车。对铁路王九比队伍中绝大多数人都熟,因为他们九成以上没见过火车,铁路。竟然还有不少人不知道火车铁路。
要说王九对铁路火车有多熟那不现实,他只不过比别人看过坐过而已。可部队有能人啊,不仅敌工部有铁路上的消息,老兵中竟还有人做过铁路工人。但要说会开火车的还真没有。即使刘全这个人才在,他也不会开,更不会修。蒸汽时代的骄傲,铁老大在那个年代就高出普通人好多,即使是日占时期。
铁路上的防守是非常严密的,沿线驻军不属野战部队,人家是驻守的专用部队,据点炮楼巡逻队这是标准配置。最主要的是碉堡,几百米就一个,每个碉堡里常年有五个士兵,日夜守护铁路线,武器除了三八大盖还有歪把子,掷弹筒也有。他们是不管任何时候,只要不是特别允许,只要有人接近铁路就会开枪,绝不讲理由,重点地段,复杂地段铁丝网是标配,整个日占区,热辽铁路线区域是敌人布兵最多最密集的。六七十年后的铁路两边,还经常能看到日本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