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颍州花月谷(4/5)
南
花月谷隐于颍州西南深峦之间,入口藏于云雾缭绕的三叠月崖后。谷内呈环形盆地,四围青嶂如屏,中央低地遍植夕颜花,每逢黄昏便沿藤蔓攀生,蓝白色花瓣在月光下泛着琉璃光泽,至黎明前凋谢,故称夜昙谷。谷中多药田、竹庐、流泉,十二座药庐依月相方位分布,隐于花影竹涛之间。最深处有三叠月潭,潭水倒映三弯浅月形崖壁,传为谷中暗记的天然雏形。
谷中以三瓣未合的夕颜花为纹,浅刻于谷内器物、弟子玉牌及入口崖壁。其形取意“月缺三分,花未全合”,暗合谷中三大铁律“杀负心汉、污吏、窥谷者”,亦象征创始人“留三分遗憾,守一世清辉”的执念。纹章分金、银、木三色:金纹为谷主令,银纹为三堂首座,木纹为普通弟子,无纹者皆先前天下大乱时流落谷中生活的平民百姓。
谷主“月隐君”:神秘女子,身世成谜,多年前由前任谷主带入,前任谷主将她救治后不久也就病逝。善使“月魄银针”,能以毒入药,以药杀人。
花月谷设有三堂:断月堂,清露堂,隐花堂。
断月堂司判负心汉,堂主称“夕颜主”,多为受过情伤的女子,善用“蚀心蛊”、“忘川雾”,以幻景重现负心者罪行,令其心智崩溃而亡。
清露堂司罚污吏,堂主称“寒泉使”,弟子多为寒门出身或受官吏迫害者,精通机关与毒雾,常于官轿中置“金缕花煞”,触之即全身溃烂如落花。
隐花堂司剿窥谷者,堂主称“夜昙卫”,弟子擅轻功与易容,能化入花海无影,以“月刃”割喉,不留血迹,仅留三瓣夕颜纹于尸身。
谷中分布十二药庐,各庐专精不同药理,依月相命名,如“上弦庐”研外伤圣药,“满月坞”制迷幻香露,“残月居”炼毒蛊。每庐设“药童”与“剑侍”,前者辨药,后者护庐,分工严明。
花月谷有三杀铁律:
负心汉:需经断月堂三次查证,如弃糟糠、害发妻、辱真心者,方可行刑,刑前必让其吞服“忆生散”,重现被负之人的血泪过往。
污吏:清露堂只杀“吞民膏、害忠良、毁公道”者,每杀一官,必在其官印刻夕颜纹,附血书罪状于府门。
窥谷者:凡擅自破阵入谷、偷拍药庐、追踪弟子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