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血战库尔斯克,虎式的荣耀与悲歌(3/4)
的4谢尔曼坦克展开了激烈交锋。金属的碰撞声、炮弹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战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战役初期,虎式坦克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战斗力,取得了重大战果。据统计,其击毁击伤苏军多达6000多辆坦克,创造了1比10的惊人战绩,这一数据令全世界为之瞩目,也促使美苏两国纷纷开始着手研制重型坦克。
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虎式坦克的缺点逐渐暴露无遗。首先,其发动机设计存在缺陷,复杂的传动系统使得发动机在高强度作战下极易过热。在库尔斯克的炎炎烈日下,长时间的连续作战导致许多虎式坦克发动机温度过高,引发故障,不得不停车冷却,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无疑是致命的弱点。其次,虎式坦克的履带宽度相对较窄,在库尔斯克的泥泞地形中,抓地力不足,时常出现履带脱落的情况。一旦履带脱落,坦克便瞬间失去机动性,沦为战场上的活靶子。再者,其悬挂系统在频繁的炮击和复杂地形行驶过程中,容易损坏,导致坦克无法正常行驶。
这些问题导致虎式坦克的损耗逐渐增大,最终出现了近三百辆虎式坦克的减员,这意味着德军的虎式坦克整体数量减少了近乎二分之一。形势对德军极为不利,一旦虎式坦克无法继续扛起作战大梁,沉重的作战重担将不得不落在豹式坦克身上。
德国如今在库尔斯克战场上比拼的是国力,是消耗,虽然德军又再次击毁击伤苏军6000多辆坦克,但是苏军还是拥有一万多辆坦克,并且后方还有大批的坦克开往前线,而且在茫茫的大海上,美国的运输船也满载着大批的美国产的谢尔曼坦克,赶往苏联在北冰洋唯一的港口摩尔曼斯克。这是一个常年不冻港,可以为苏军提供巨大的物资补给。
虎式坦克的巨大减员,意味着德军不得不把三号和四号坦克推向最前线,这意味着德军坦克的消耗将有扩大的趋势。
在战斗中,虎式坦克故障率频发,频繁出现各种故障,如发动机过热起火、履带脱落、悬挂损坏等,导致大量坦克失去战斗力。每当苏军发动强大反击时,为了防止这些珍贵的虎式坦克落入苏军手中,德军战士们不得不忍痛亲手将它们炸毁。看着伴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钢铁伙伴”在眼前化为灰烬,德军装甲兵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