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1/3)
被如意这揶揄目光一看,显然也想起了这段过往的康熙老脸一红:“那,那都是陈年旧事了,老四确实有不足,朕那时候也有自己的考量。”
“而且,那孩子是个知过能改的。自从朕说过他之后,他就再没犯过类似错误。”
如意:……
那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如火如荼,哪个皇子在你面前不是个好演员呢?
一个个都可擅长兄友弟恭的皇家保留曲目了。
你家好大儿私下里都信了张德明的鬼话,要买凶干掉太子弟弟了。当着你的面,不也还和睦融洽?
且……
雍正文治上确实优秀,摊丁入亩,改土归流一直为后世所称道。
但小毛病也不少呀。
科道和一就是他干的,把原本相互制衡的御史台跟六科合为一体,彻底堵塞了言路。可好,日后他那好大儿库库下江南、搞议罪银,都没有人敢谏言了。
文字狱也被他当成了排除异己的工具。
朝乾夕惕四个字,就送走了一代名将年羹尧。也让什么维民所止,雍正无头。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等等成了索命的理由。
还有那打仗打到一半,把前线将领喊回来密授机宜,结果被敌人偷家导致大败的微操行为。
喜欢给前线将领算八字的迷之操作。
就也还挺让如意犹豫的,甚至尝试过仔细观察康熙诸子,选出个更合适的继承人来。
但没有,这个真没有。
老大老二跟老八都跟皇父隔阂太深,就算被立为太子也很难做到全身心相互相信,搞不好就是新一轮的帝储权力大争夺。
老三干个文学相关的就已经不错,再多真的没有。
老五就不是这个路数培养的,也不大具备相关才华。老七身体有残,老九、老十那个拼命为旁人摇旗呐喊的感人精神,天知道他们当了皇帝之后到底谁说了算。
十二出身比较低微,又是被苏麻喇姑养大的。
能力平平,难以服众。
连他亲舅和亲老丈人都不支持他。
十三倒是个文武全才,但出身低,且也在一废太子中跟皇父起了隔膜。甚至到最后康熙连胤礽都谅解了,也没有谅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