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麦子熟了几千次,人民万岁第一次(4/9)
啊?这个大诗人海子的影响力,居然会如此之大。”
“对啊!他离一个婚,居然一整个吉省的人民都在为他打抱不平。”
“呵呵!真的只有一整个吉省么?你们有点太乐观了。昨天还都是吉省的信,今天你们看看,这些信,已经有很多是其他省份来的了。
我刚刚听说《闽省日报》、《汉中日报》、《沪上日报》、《岭南日报》等十几个省份的日报,全都转载了《时代的伤痕,回家的知青》这篇文章了。
现在那些省份的读者们,也同样被号召了起来,要往我们《人民日报》编辑部寄这样的信了。”
《人民日报》社的一名主编,哭笑不得地随手拆开一封,寄信地址是上海的信。
果然,从里面拿出了一张报纸来,正是转载了《时代的伤痕,回家的知青》这篇文章的《沪上日报》。
主编晃了晃《沪上日报》,笑着对大家说道:“各位同事!看来啊!咱们《人民日报》如果不转载《时代的伤痕,回家的知青》这篇文章的话,就是不听人民的呼声,无视民意了。
咱们这小小的编辑部办公室,很快就会被这些信给彻底堆满了。”
“哈哈!主编,我从一开始就说了嘛!咱们《人民日报》是一定要尊重民意的。
赶紧转载吧!不然的话,咱《人民日报》都要失去民心咯!”
“转载吧!我把明天本来准备发在头版的那篇社论给撤下来,改转载《时代的伤痕,回家的知青》。”
“就是嘛!咱《人民日报》,也为大诗人海子鸣一次不平。要是再不转载,等所有省份的日报都转载一次了,咱《人民日报》也没啥必要转载了。”
……
这个时候《人民日报》的编辑们,都是又红又专,三观正得很。
只是之前顾虑到会不会扩大化影响,才一直压着没有转载《时代的伤痕,回家的知青》这篇稿子的。
可现在一看这架势,转载不转载,这影响已经都扩得足够大了。
而且似乎不转载的话,事情会扩得更大啊!
所以嘛!
经过编辑部的一致同意,《人民日报》将在明天的头版头条上,正式转载《吉省日报》记者钱淑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