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有人投河(1/2)
瓷窑厂过年期间歇业,过年前,谢念月也给厂里做工的伙计们每人包了个大红封,犒劳大家过去一年的付出。
上元节后,谢念月又来到瓷窑厂,给伙计们发了开工红包。
伙计们各个喜气洋洋,对新的一年充满干劲儿。
褚冬儿容光焕发,将瓷窑厂打理的很好,秦家人又来闹过几次,不过都没能在瓷窑厂得到半点好处,次次都只能吃瘪离开,渐渐的也就消了心思。
将瓷窑厂交到褚冬儿手中是正确的决定,谢念月自己不想管,她先前要买下瓷窑厂,也只是想赚钱而已。
如今钱没少赚,她还不用管,何乐而不为?
看到褚冬儿的变化,谢念月也想帮到更多的人。
绣坊在上元节后开门,可惜第一天无人问津。
谢念月想开绣坊,是为了给更多女子一个好好活着的机会,她以为没人来是因为没宣传出去,就让护卫去大大小小的茶楼酒馆提到绣坊。
可第二天,还是一个人都没有。
谢念月觉得纳闷,干脆亲自去了趟静水县,想听听百姓对绣坊的看法。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谁知在百姓的眼里,对绣坊是满口的怨言。
“谁知那些官家的女子又想做什么,还说什么只招女子,在外面只招女子做事的地方,除了青楼还能是什么?”
“不至于吧,听说是镇北王妃出了钱,她应该不差钱,总不能骗人去做娼妓。”
“人心呐,可黑着呢,谁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就算绣坊是真的想为女子做些事,又哪能知道她们会把这好事做到什么时候,说不定过两日不想做了,就把无家可归的女子从绣坊赶出去了。”
“要我说啊,女子就该待在家里操持家务,哪能出去抛头露面赚钱呢?我赚得不少,足够养活一大家子,断不会让家里的女人出去做工。”
谢念月坐在茶楼听着这些议论,忽然就看到有一群百姓在街上跑,喊着有人投河了。
不少百姓跟着过去看热闹,谢念月也跟在后面。
这样的天气,河边都结冰了,这种时候投河应该没事的吧。
等谢念月来到河边,看到的就是站在河中间的两道身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