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缝纫机怎么活啦!(1/5)
缝纫机在堂屋正中央安了家,像个威严的新主人。
这铁家伙可金贵,光那铸铁机身就有一百多斤重,抵得上两头肥猪的价钱。
纳斯塔霞对待缝纫机比伺候月子还精心。
天不亮就起来,打一桶刚汲上来的井水,用细棉布蘸着,把机身擦得能照见人影。
连皮带轮的凹槽都不放过,小拇指裹着布头,一点一点地掏。
擦完还要抹层薄薄的菜籽油,说是防锈。
这法子是跟供销社打听来的,每次就用一小勺,金贵得很。
屯里人更是上心。
陈老汉砍了棵老榆树,照着机身尺寸打了副结实的架子。
四个脚垫得平平整整,还用砂纸打磨得溜光水滑,生怕刮坏了缝纫机的漆面。
架子上特意雕了花纹,说是“喜庆”。
消息像春风里的柳絮,没几天就飘遍了十里八乡。
“听说了没?上官屯的缝纫机,针脚比蜘蛛网还密实!”李庄的媳妇们蹲在井台边嚼舌根。
“俺姑亲眼瞧见的!”周家屯的赵嫂子拍着大腿,“那铁家伙’哒哒哒’响一阵,一件衣裳就缝好了!比十个巧媳妇还麻利!”
最夸张的是马家沟的老光棍,逢人就吹:“上官屯那铁娘子,一夜能缝三十床被子!”
这话传到纳斯塔霞耳朵里,把她羞得满脸通红。
连公社的廖书记都惊动了。
他专门抽空来了趟上官屯,围着缝纫机转了三圈,摸着“上海制造”的铭牌直咂嘴:
“好家伙!这要是每个生产队都有一台……”
话没说完,就被陈和平赶紧拉开了。
全公社就这一台,可不敢让他多看,省得打主意。
每天天擦黑,纳斯塔霞都要给缝纫机罩上红布。
那布是她用接生时主家送的喜布改的,四个角还缀着铜钱,说是“镇宅”。
林川笑话她迷信,可半夜起夜时,总看见媳妇在油灯下,对着缝纫机发呆,嘴角挂着笑。
……
开春的头一个集日,生产队的大院就挤满了人。
陈和平让人在仓库门口挂了块木牌,用红漆刷着“上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