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黄巢起义与帝后夜谈(3/6)
下难题。”
“朱兄说的是,就是不知道大唐都存在哪些隐患?”李世民准备套套两人的话,想从中了解到一些唐朝灭亡的原因。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农民起义,种种因素堆加在一起才让唐朝灭亡的。李叔,我也不是专门研学历史的,对这方面的了解不深,不过下次来我可以给您带一本唐史,您看过唐史后应该能从中有一些收货。”姜逸说道。
李世民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端起酒杯高兴的说道:“那就麻烦小逸了。有了唐史,我就有足够的信心让大唐较之以往更加辉煌!”
“安史之乱验证了节度使的弊端,黄巢起义见证了科举的弊端,黄巢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姜逸说道。
“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这什么意思?”李世民问道。
“那时的科举考试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控,导致黄巢多次参加科举不中。加上那时天灾不断,朝廷腐败,最后黄巢聚众起兵反唐。”姜逸解释了一下。
“天灾不断、朝廷贪腐、起义不断,若是在遇到一个无能的帝王,这样的皇朝想不亡都难。可世家大族由来已久,我也想彻底解决以五姓七望为首的门阀世家,可终究不得办法。”李世民说道。
“是啊,黄巢也是多次科举不中,最后攻入长安时,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按照氏族志一家一家的杀过去,黄巢将这些豪门权贵、门阀世家几乎屠戮殆尽。”姜逸向李世民说起黄巢的所作所为。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如今咱的大明几乎没有门阀世家,这里面黄巢和武则天的功劳可不小。”朱元璋说道。
“杀吗?如果处理起来真这么简单的话就好了。杀戮始终是最下等的手段,一旦处理不好,这大唐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前隋的例子历历在目,我一直也不好有什么大动作,只能采取怀柔手段,可惜效果甚微。”李世民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杀人虽然是下等手段,可却也是最有效的!要是咱的话,那就杀!三族、六族、九族,全都杀了,只要咱杀的够多,就不信他们会不怕!至于你说的隋朝的例子,那又能怎样?你李世民打下了大唐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