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 这个窦建德不太一样(4/4)
“窦建德的大军起于山东,未曾遭遇过真正的强敌。世民曾和咱说过,窦建德的军队虽声势浩大,却缺乏纪律,逼近城池列阵时,往往轻视对手。只要我军按兵不动,敌军在关前列阵,顶着烈日,时间一久,必然又饿又累又渴。届时我军突然出击,敌军必败无疑。”朱元璋一边回忆,一边详细叙述。
第二天一早,果然如朱元璋所料,窦建德陈兵关前。然而,令朱元璋在意的是,眼前的夏军并未如预期般倾巢而出,兵力远不如他想象的多。他本以为窦建德会孤注一掷,全力进攻。
双方僵持至中午,窦建德派人到关外叫阵,提议双方各派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进行正面对决,试探虚实。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窦建德随即派出三百精锐骑兵,意图与朱元璋来一场骑兵对决。
然而,面对敌军的骑兵,朱元璋并未派出闻名天下的玄甲军,甚至连骑兵都未动用,反而调遣了两百名步兵迎战。
步兵对阵骑兵,岂不是自寻死路?实则不然。这些步兵并非普通士兵,而是手持加长版马槊的精锐部队。他们结成小型方阵,槊尖向外,宛如一只刺猬,令敌军无从下手。
几十年后,苏定方攻灭西突厥时,也曾使用这一战术。可惜突厥人鲁莽冲锋,结果被苏定方一万人击溃十万大军。朱元璋正是从此战中得到了启发。
窦建德的骑兵冲上前,发现无从下手,若强行冲锋,必被槊尖刺穿。于是,骑兵们只能围着步兵方阵打转,双方陷入僵持。
此时,数百人僵持不下,而双方数十万大军则在一旁观战,局势一时陷入胶着。
窦建德再迟钝也意识到这是朱元璋的阴谋。眼看自己的士兵从早上站到中午,烈日炎炎,士兵们又累又渴,饥肠辘辘,窦建德当即下令收兵。
这下轮到朱元璋傻眼了。这和李世民所说的情景完全不同!不仅窦建德派出的兵力不多,甚至未拖到下午便撤军了。而且,看着窦建德身后以逸待劳的夏军主力,朱元璋也不敢贸然出击。若像李世民那样率领三百骑兵带头冲锋,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他只能先将黄河岸边的马匹带回,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