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 朱祁镇被废(2/6)
中,完全没能理清这些关键信息,这才陷入深深的担忧之中。
至于嬴政、李世民等人,虽说他们具备敏锐的战略眼光,本有可能想到这些问题,但他们自身事务缠身,连自己朝代末期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都还没研究透彻,又哪有精力去研读其他朝代的史书,了解明末那段复杂的历史呢?
在这段剑拔弩张的时期,洪武和永乐两个位面宛如两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全力开动。大量粮草有条不紊地运往军队,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朱元璋和朱棣分别在各自位面的朝会上,郑重地向百官宣布了这一危机。出乎意料的是,百官并未因此陷入恐慌,反而激发了他们同仇敌忾的决心,整个朝堂上下一心,全力投入备战之中。
细想之下,这并不难理解。洪武位面的官员,大多经历过元末的动荡与战乱,在生死边缘挣扎过来,他们心中对异族的仇恨,犹如熊熊烈火,炽热且浓烈。加之他们早已得知,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明王朝,最终竟再次被异族窃取,却一直苦无报仇机会。如今,天赐良机摆在眼前,让他们怎能不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永乐位面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朱棣在位期间,曾四次御驾亲征,最后一次本来也想亲自去的,只不过被拦了下来。反而是从洪武位面借来的徐达率领军队深入漠北,进行犁庭扫穴式的打击。这些经历,让朝堂上下对异族的仇恨根深蒂固。
此时朱棣尚在,朱高炽没有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掣肘,太子之位愈发稳固。内阁三杨虽已年事渐高,但凭借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卓越的才能,依旧稳稳地扎根于朝堂之上。在朝堂之中,除了朱棣,即便是朱高炽,也不敢轻易忤逆这三位元老的意见。他们的存在,为永乐位面的备战工作提供了稳定的政治保障。
在这片紧张压抑的氛围如同乌云般笼罩的局势下,正统位面的朱祁镇,终于抵达了京师。消息传来,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朱元璋听闻后,当机立断,即刻带着朱棣、朱高炽和朱瞻基,率领一队精锐的神机营,奔赴正统位面。
一阵光芒闪过,众人踏入正统位面,睁眼一看,竟置身于皇宫大殿之中。殿内,满朝文武与朱祁镇静静地伫立着,仿佛事先知晓他们的到来,特意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