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在工体的表演(2/3)
赵海生走下看台,来到场地后的休息室。看到不少人正在和穆洋和汪风交谈,看到赵海生过来了之后,穆洋马上拉着赵海生介绍:“大家好,这就是我们的主创赵海生,海生,这位是咱们的棋圣啊,你肯定在报纸上见过。”
赵海生当然见过,棋圣本人是一个资深球迷,赵海生倒是不知道,不过棋圣很谦恭地陪着其他人,赵海生猜测这绝对是一个大人物。不过赵海生和大家一样,都被棋圣本人迷住了。倒是这个大人物主动打招呼,还问起了歌曲的事情。
“这些歌都是你写的吗?”
“也不能算都是我写的,前期的几首歌,都是从欧美或者本子那里翻唱的,或者是给现有的诗词谱的曲子。”赵海生连忙解释。
“那是先翻唱还是先找诗词谱曲呢?”
“肯定是先翻唱啊,歌曲里面词、曲和编曲都很重要,先翻唱,在翻唱的过程中学习对方是如何编曲,如何制作一首歌的,熟悉了之后,自己就跟着学习,先用现有的诗词谱曲,最后才自己曲谱填词再加上编曲。”
赵海生见对方气质不俗,而且问话总能问到点子上,这种人看这种小事,都能高屋建瓴,可见这人能力很强,赵海生自然不敢怠慢,连忙把自己创作的过程简单介绍了一遍。
“这么说,你只经过两三首歌,就能熟悉西方现代歌曲的创作过程了?那你也算是天才了啊!”
“也不能这么说,除了创作出的这些歌之外,我们也扒了很多歌曲。主要问题就是西方歌曲和我们国内流行的民歌和正统歌曲不太一样。”赵海生解释道。
“哦,那你能简单解释一下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简单地说,欧美的歌曲小调比较多,更注重抒情,尤其是从歌者的进唱节拍来看,欧美歌曲基本上都是弱拍进唱,我们基本上都是强拍进唱。比如强弱拍基本上都是强弱弱,咱们国家的歌曲都是第一拍就进唱,欧美基本上是第二拍进唱。这样听起来比较顺耳,不过这种技巧我们也可以学啊。”
“这个说法比较新鲜啊!你们写的歌也是弱拍进唱吗?”
“是的,比如等会汪风唱的《爱你一万年》,就是弱拍进唱的。”
这时候棋圣把汪风拉过来了,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