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热线点播后遗症(2/3)
小学生打电话,也一定要编写一段可信的故事,甚至赵海生还要求一定要新奇,还要让人相信是真的。这样的高要求可消耗了枪手们不少脑细胞,主要是这些枪手年纪都不小了,编小朋友的故事还真不好编。
幸亏赵海生一声令下,有好故事奖金就加倍,只有新奇或者可信就加倍,如果既新奇又可信,那就加倍再加倍。
自古以来唯有钞能力是真的超能力,这么一搞,还真让这拨人编出来不少为了友谊而点播歌曲,其中一篇纪念一起挨过老师罚站的文稿,让主持人都忍不住笑出声了。
得到四倍奖励的文稿叠加了打过架,被老师罚站,最后又成了好朋友,为了纪念两个人丰富多彩的童年,所以点播一首穆洋的《童年》。这篇文稿念出来的时候,连主持人都有点震惊了。
为了搞好听众点播,东大唱片也下了本钱。枪手请了不少,因为文宣不能重复啊,得有一些新意。然后还要找几个声音像小孩的,至少得像初中生的,这个可真不好找。
最后还是钟珊珊想到了办法,直接在p大找了几个初中生,雇佣她们在照着文案打电话。
除了电话之外, 当时听众点播的大头是听众来信。
可能是因为听众热线不大好控制,有的听众打进热线之后,往往东拉西扯,影响节目效果,所以听众点播的大头可是听众来信。
主持人会挑选出一些她们认为好的、真实的听众来信来念,并点播这些听众要求的歌曲。为了能被挑中,吴欣欣可是费了心。
她带着一波枪手听节目录音,分析被挑中的来信有什么因素,然后按照这些要点来仿写听众来信。
信件成稿之后还只是第一步,为了更逼真,大家还在细节上下功夫。
总结节目内容之后,发现大部分听众都是中小学生,那自己就模仿中小学生。这些发出去的信件,开始没注意,就用p大的稿纸抄写了。
吴欣欣甚至都没注意到这一点,还是赵海生同志眼睛尖,一眼就看出了破绽。
“怎么可能全京城不同学校的小学生都用p大的稿纸写信啊?主持人又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假了。”
最后还是王朗出去跑了一大圈,买来了各种不同的稿纸,分类让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