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小村之恋(3/4)
不管叫什么名字,你只要搬到古陵县就行,我也按照和刘大哥谈好的条件给你优惠政策。保管 你满意。”李向南说道。
“你和刘本善谈了什么条件啊,听你说的,好像你签了一个卖国条约似的。”赵海生打探消息。
“怎么能算卖国条约呢?这个条件对古陵县也不错。”李向南一听赵海生这么说,连忙把合同条件说了出来。
原来古陵县投资不多,但是国家给各地的贷款都差不多,所以古陵县的贷款额度基本上每年都闲置着,这次刘本善没在税收上要求减免,只是在投资以后,要求以土地和厂房为抵押,获得贷款。
赵海生听了之后马上理解了。对随身听公司来说,当前现金流确实比较紧,能这么签,对大家确实都有利。而人工合成淀粉研究中心也有相似的问题。
“这样吧,明天我找负责的钱德华老师问一问,看实验室搬到你们古陵县合适不适合,我们这个研究中心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太远了确实太折腾,而且就业和税收什么的带动作用也不大。”
赵海生耐心地解释了一遍。
“就是说你们这个需要不断地实验,短期内成功的可能不大是吧?”李向南问道。
“确实如此,那就更该去我们古陵县啦,那里所有东西都便宜,人民群众素质也高啊!适合你们长期驻扎。”李向南极力劝解。
“别等明天了,现在就去找钱德华老师吧。”李向南似乎一刻都等不及了。无奈之下,只能让黄妙妙给钱德华老师打电话,幸好,晚上他还在办公室。
“这个实验室倒是可以放一个在那边。”钱德华说道。
“放一个在那边?实验室需要很多个吗?”赵海生问道。
“你没看我写的报告吗?咱们在不同地域做实验,肯定不能只搞一个实验室,古陵县确实比较远,咱们可以在当地招几个人员负责平时的业务。”钱德华解释道。
既然钱德华都认可了,赵海生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而且签约之后还能拿到贷款,缓解一下资金紧张。
李向南马上拿出一个意向书来,赵海生也放心地签了字,双方皆大欢喜。
“欢迎你们随时到古陵县来考察,我们全程陪同。”告别的时候李向南高兴地邀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