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源泉之始终(3/21)
年执政的时候,也未必不是一个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的人。(亲手毁灭了自己那腐朽的政党,当时的民众可没觉得他不好。)
可现在看来,又有很多人因为自己的“面包”受到了影响,反而认为他当年或许是做错了。
作者亲历十二个半小时工作制,然而只有一份微薄的工资,需要工作两三天才能勉强吃上一顿不错的海底捞。
见微知着,可见贫富差距,贫富差距的悬殊,会导致国家灭亡吗?
其实我们的国家知道下面人开始闹的原因,不要把统治者想的蠢啊,他们往往是社会历史上最聪明的人,他们对于政治这方面了解太多了,他们有着无穷无尽的实操机会,他怎么可能会不明白呢?
其实就是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分配不均嘛。
对于上面的问题,我不知道会不会灭亡,但我知道在历史上每一个盛世,永远都会打着人人平等的旗号。
东西方哲学家都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人们一直有一个朴素信仰--平等。
这是很恐怖的东西,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很不符合统治者利益的。
所以看三国时期,不能什么都说诸葛丞相好。
所以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在他活着的时候,为了北伐,牺牲了很多人的利益,那是真的做到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那是平等地剥削整个蜀国的民众。
而在他自己过得怎么样呢?过得也不好,去世的时候只有薄田五十亩和八百亩桑树林。
这个好像很多,但是,要横纵对比,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能够像蜀国的官员那样节俭,那样一心。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那些失败者,很少有一个国家的丞相遗产只有这么一点。
民众有怨言,但是看到丞相都这样了,你也不能说什么,丞相也就是一个富一点点的平民了。
到丞相去世的时候,刘禅开始了搞土木,开始了享乐,那就不行,百姓就开始了怨言,但是刘禅这个人,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历史上比他奢靡的皇帝多了去了,他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就是不行,先前平等的思想在丞相时期就广为流传了,那后来人们就开始纪念丞相了。
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