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2/3)
后让他们充当炮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训练费用,还能轻松地获得一支庞大的军队。这种做法在大元帝国时期以及大清帝国时期被广泛采用,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迅速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而且成本极低。
然而,这种做法虽然看似便利,但实际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将百姓变为俘虏和奴隶本身就是一种不人道的行为,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其次,这些被强迫充当炮灰的人往往缺乏训练和战斗经验,战斗力有限,很难在战场上取得真正的胜利。
相比之下,训练一支专业的兵马虽然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但却能够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稳定性。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士兵,从而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相较于包衣制度,阉奴制度的效果确实更为显着一些。
正常兵役制度下,正常的士卒需要给予俸禄,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阉奴则完全不需要,这大大节省了财政支出。
不仅如此,正常的士卒还需要提供甲胄兵器等装备,而阉奴只需要兵器即可。这意味着在装备方面,阉奴的成本也比正常士卒低很多。
更重要的是,当正常的士卒死亡时,需要支付抚恤金。然而,对于阉奴来说,他们的死亡并不会带来这样的经济负担。这使得阉奴制度在成本控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正常的士卒需要配备马匹、弓箭等武装,以提高战斗力。但阉奴并不需要这些装备,甚至连盾牌也尽量不需要。因为盾牌、弓弩、马匹这三项装备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可能会引发一些意外情况。只需要提供兵器即可。
最后,在饮食方面,正常的士卒需要保证营养均衡,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许多疾病,并增加自己的气力。然而,对于阉奴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他们只要吃半饱就行,无需吃的太好。因为吃的少虽然会影响战斗力,但吃的饱却容易滋生其他的想法,这对于阉奴的管理来说是不利的。
突然间,我仿佛在那个阉奴的身上看到了现代人的影子。他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没有抚恤金,没有五险一金,也没有额外的福利。他每个月所拿到的薪水,仅仅够维持自己的温饱而已,处于一种吃不饱、饿不死的尴尬境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