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墨兰41(2/2)
如兰本就是个暴脾气,直接站了起来道:“大祖母说的对,盛家若是连一个女儿都护不住,那我父亲和两个哥哥干脆自请辞官的了,盛家的清誉靠的是家族所有的人的清正品德,是盛家的行事作风,若是靠一个女子的忍辱负重。来彰显维护盛家的清誉,那不要也罢。”
墨兰站起身来,向上面的各位长辈行了一万福礼,“我们这些有德人家,与那倚得东风便猖狂的人家理论如何说的通,既然已经走错,那就应及时回头,若我盛家与这种人为伍,才是有损清誉。打蛇当打七寸,他一个普普通通,小小的秀才而已,且又劣迹般般,事事无成,若无盛家提携,他也不能如此有底气,想要拿捏住他想是十分容易才是。况,《宋刑统》上可有‘良贱不婚’,若犯可能会杖刑或徒刑二年的惩罚,也有‘不逞之民强娶妻,给付其财而亡,妻不能自给者,自今即许改适。’盛家如何不能和离呢?我们姐妹何尝会愿意踩着姐姐的骨头成全自己的婚事呢?”
明兰也站起身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孙秀才若无杀身之祸灭顶之灾,万万不会改他那个脾气,也应该及时回头才是,不可等一世消磨,悔之晚矣啊!品兰姐姐也不会愿意踩着姐姐得嫁高门良婿。”
品兰这时候走进来说:“一辈子不嫁人,也没什么了不起。”
温辞:宋朝科举制度中并没有设置“秀才”这一官方的功名等级。在宋朝,参加解试之前的所有读书人可以被称为“秀才”,但实际上“秀才”在宋朝并不是一个官方的科举等级,而更多是一个民间的称呼,用来泛指读书人。宋朝科举制度主要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三个阶段。通过解试的称为举人,通过省试的称为贡士,通过殿试的称为进士。因此,宋朝并没有将“秀才”作为一个正式的科举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