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桓温北伐功败垂成(2/6)
然年幼,但也明白北伐对于东晋的意义。在犹豫了片刻之后,他终于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桓将军如此坚决,朕就准你北伐。但你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轻敌冒进。”
得到了皇帝的许可,桓温心中大喜。他当即开始筹备北伐事宜,调集军队、筹备粮草、制定战略计划。在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之后,永和十年二月,桓温亲率四万大军,从江陵出发,踏上了北伐的征程。
桓温的北伐军一路浩浩荡荡,沿着汉水北上。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许多百姓纷纷主动为北伐军提供粮草和物资,甚至还有一些年轻人自愿加入北伐军,希望能够为收复中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伐军的第一站是武关。武关是关中的重要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前秦得知桓温北伐的消息后,立即派重兵把守武关,企图阻止北伐军的前进。
桓温深知武关的重要性,他亲自率领军队攻打武关。站在阵前,他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大声指挥着军队:“将士们,武关乃关中咽喉,今日我们拿下武关,便是为收复中原踏出了第一步!都给我奋勇向前,莫要后退!”士兵们在他的鼓舞下,士气大振,扛着云梯,冒着城墙上如雨点般落下的箭矢,呐喊着向武关冲去。
城墙上,前秦的守军居高临下,拼命地向城下投掷石块、浇下滚烫的热油。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鲜血染红了大地。桓温看着士兵们不断倒下,却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坚定地指挥着战斗。他时而挥舞长枪,激励着身旁的士兵;时而观察着战场局势,调整着进攻策略。经过数日的激战,北伐军终于攻破了武关,打开了通往关中的大门。
武关的失守让前秦朝廷大为震惊。前秦皇帝苻健急忙调集军队,准备与桓温的北伐军进行决战。苻健任命苻雄为统帅,率领五万大军前往蓝田迎战桓温。
蓝田之战是北伐军与前秦军队的一场关键战役。桓温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他精心部署,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他将军队分成三路,分别从正面、侧面和后方进攻前秦军队。
战斗打响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桓温亲自率领中路军与前秦军队正面交锋,他手持长枪,冲锋在前,大声呼喊着:“将士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