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桓温北伐功败垂成(3/6)
,随我杀!今日定要让这些胡虏见识我晋军的厉害!”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北伐军的士兵们个个奋勇杀敌,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前秦军队在桓温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向后撤退。就在这时,桓温的弟弟桓冲率领的西路军从侧面杀出,对前秦军队形成了夹击之势。前秦军队顿时大乱,纷纷四散逃窜。苻雄见势不妙,急忙率领残军向长安方向撤退。
蓝田之战的胜利让北伐军士气大振。桓温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长安城下。前秦皇帝苻健见大势已去,急忙率领残军退守长安城内,紧闭城门,不敢出战。
桓温率领北伐军将长安团团围住,准备攻城。然而,就在这时,他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粮草不足。由于北伐军深入敌境,后勤补给线过长,加上前秦军队在撤退时对沿途的粮草进行了破坏,导致北伐军的粮草供应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桓温坐在营帐中,眉头紧锁,心中焦虑万分。他深知,若不能及时解决粮草问题,北伐军将陷入困境。他一方面派人四处寻找粮草,另一方面则试图与前秦军队进行谈判,希望能够迫使苻健投降。然而,前秦军队坚守不出,谈判也毫无进展。
与此同时,前秦军队也在积极准备反击。苻健一方面派人向各地的前秦军队求救,另一方面则组织城内的百姓加强城防。不久之后,前秦的援军陆续赶到,长安城内的守军士气大振。
面对前秦军队的反击,桓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继续攻城,粮草不足,难以持久;撤军,则又心有不甘。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内心痛苦地挣扎着。他望着长安的方向,眼神中满是不甘:“难道我辛辛苦苦打到这里,就要功亏一篑了吗?”最终,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桓温最终决定撤军。
永和十年九月,桓温率领北伐军开始撤军。前秦军队见北伐军撤退,立即出城追击。桓温率领军队且战且退,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摆脱了前秦军队的追击,安全撤回了东晋境内。
第一次北伐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桓温并未气馁。他深知,北伐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只要自己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够实现收复中原的梦想。回到东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