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痛风小偏方(5/8)
”
在中医经典着作《本草纲目》中,就详细记载了山楂和黄芪的药用价值。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具有行气散瘀的功效;黄芪味甘,性微温,能补气养血、升阳固表。两者搭配在一起,就成了对付气滞血瘀型痛风的“黄金组合”。对于因为气滞血瘀导致尿酸高、关节肿痛的痛风患者来说,喝山楂黄芪水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从而降低尿酸水平,缓解关节疼痛。
制作山楂黄芪水,需要准备10克山楂、20克黄芪。把山楂和黄芪一起放进锅里,加入适量清水(大约800 - 1000毫升),先用大火将水煮开,然后转小火煮15 - 20分钟。煮好后,把水放凉一点,就可以饮用了,每天喝一杯,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喝,这样既能更好地发挥药效,又能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42岁的刘女士,就是山楂黄芪水的受益者。她的痛风发作时,关节又肿又痛,走路一瘸一拐的,连上下楼梯都非常困难。去看中医,医生诊断她是气滞血瘀型痛风,建议她尝试饮用山楂黄芪水。刘女士按照医生说的方法,坚持喝了一个月后,明显感觉到关节疼痛减轻了很多,走路也逐渐恢复正常了。去医院复查,尿酸也有所下降。虽然这个水喝起来有点酸酸涩涩的,但看到这么好的效果,刘女士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坚持每天喝。
七、赤小豆薏仁粥——经典的利尿排酸“黄金搭档”
赤小豆和薏仁,这两种食材在中医食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利尿排酸的“黄金搭档”。赤小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钾等营养成分,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作用;薏仁含有薏仁酯、薏仁素等有效成分,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它们俩搭配在一起,就像两个配合默契的“排水员”,能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和尿酸快速排出去,减轻痛风症状,是痛风患者理想的食疗方。
制作赤小豆薏仁粥,首先取赤小豆、薏仁各50克,提前用清水浸泡3 - 4个小时(如果时间充裕,浸泡一晚上更好),这样能让豆子和薏仁充分吸水,煮的时候更容易煮烂,口感也更好。浸泡好后,把它们放进锅里,加入适量清水(水和食材的比例大概是10:1),先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熬煮。煮的过程中要注意搅拌,防止粘锅。大约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