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海参崴(6/7)
立的红白军,而战后他们的去留问题新政权明显不想管。
而奉天的张大帅也没有想与沙俄新政权和谈的意思。
谁也没有在意这些劳工因医疗条件恶劣、食物匮乏和霍乱、战乱、伤寒等传染病肆虐导致死亡人数超万,
“华工坟场”四个大字狠狠地刺着仲权的心,仲权庆幸着自己还有着初心。
劳工通过海路或陆路逃回中国需支付的高昂费用是他们不可及的数额。
而现在内战后俄国经济崩溃,还要起兵压制欧战的东线,致使没人去在意这些失去工作,陷入赤贫的劳工。
“我们只需要贵国给予通知宣传,我海军部的商船免费带他们回家!”
苏维埃当局对华工是持怀疑态度,清查和驱逐也从未停歇。
仲权这几日的言行举止体现的大局观让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在与其对话时略显恍惚。
在当下的种花家他想不明白仲权这种人是怎么掌权的。
虽然三天后的海参崴签订了中日俄三方和平划分主权的条约,
沙俄新政权矛头大部指向小东洋,小东洋却一点不松口,最终的条约里仲权没拿到哈尔滨的实际控制权,
变为三国协商管理,但铁路权苏维埃政权并未松口,中国劳工问题成立临时协议,海军部的商船已经在顺顺港启航。
而日寇得寸进尺隐晦的提出想拿下海参崴的主权和西伯利亚的铁矿权,
出其不意的是日寇没有把高丽的掌控交出却承认了种花家在济州岛的主权。
“这不符合日本人一贯的性子,那个叫什么高明的这么软?”
张佑棠在甲板上说道。
仲权等待着边境总督号的船笛的声音结束说道:
“我张叔,日本人根本不想和我们好好谈,若小东洋真有侵略行动,就单凭我们和沙俄的实力不一定挡得住他们的陆军。
况且,苏维埃新政权也不一定和我们合作。”
张佑棠反问:
“你怎么知道的,我看你海军部的水师也非寻常之辈。”
仲权说道:
“这也不是什么机密,告诉你也无妨,海军部在日本也可以说是蜂屯蚁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